改如何改善老年聽損,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您正在:
< 返回

吳幸美 醫師

新光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偶有長輩表示,跟家人的相處愈來愈“和睦”,因為家人在說什麼他都聽不懂,「乾脆就不要聽了」。雖然是開玩笑的語氣,仍可感受到因為聽力退化而遭遇的困擾。聽得到聲音,但是無法聽懂說話內容,有這類困擾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家中有長輩者,應當特別注意。

我們在說話時的聲音,包含了多種聲音頻率。初期的老年性聽力損失較輕微,如果能在對老年人說話時,將音量稍稍提高,應可以彌補他們在高頻的輕微聽損。然而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高頻聽力會跟著退化,這時老年人如果單純只依賴耳朵的話,就會出現「有聽,沒有懂」的狀況,若伴隨有神經退化,使老年人本身在反映聲音的速度變慢,常是還在處理上一句的說話內容,下一個句子就已經進入聽覺系統內,前後兩句干擾的結果,是讓老年人更無法理解說話的內容。另外在看電視時,將音量調至可接受的程度後,老年人依舊無法聽懂電視節目的內容,也是因為說話速度太快的因素。由此我們可以了解,老年性聽力損失所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在無法以藥物或手術介入的情況下,該如何改善這方面的困擾,使老年人有較良好的生活品質呢?以下提出幾項,以供參考:

一、進行聽力檢查。

了解老年人的聽力程度是給予適當幫助的第一個要素,醫師 及聽力師可以針對個別的聽力程度給予適當的建議。

二、配戴助聽器。

助聽器能將聲音放大,對於有聽損的老年人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在試聽助聽器之前,記得將聽力檢查的結果交給助聽器選配師,由其調整適合的助聽器,避免聲音放大量不足而無效果,或是放大太多而影響原有的聽力。

三、放慢說話的速度。

常見這種情況,為了使家裡長輩聽懂我們說話的內容,常會不自主的提高音量,說話速度也跟著增加,面紅耳赤的結果依然無法幫助老年人對於說話的理解。建議放慢說話的速度,使老年人有時間處理說話的語音內容,可以避免大音量溝通帶來的誤解。

四、拉近之間的距離。

與老年人溝通時,站在耳邊以適當的音量說話會比站在遠處大聲呼喊來得有效益。除了是減少環境噪音的干擾之外,對於我們說話時本身就會有的肢體語言,或是臉部表情也可以當作是溝通時的視覺線索,提供給老年人在理解說話內容時的提示。

五、明確的溝通主題。

聊天時如能給予一個明確的主題,溝通起來不至於牛頭不對馬嘴,對於應對的內容也可以有一些想法,增加對談時的內容豊富性。

六、給予支持鼓勵。

老年性聽損的患者對於本身的聽力問題常帶有否認或負面的情緒。家人應給予適時的支持與鼓勵,使其能面對聽力問題帶來的不方便,進而改善這些不便,提升生活的品質。

江盛之 編輯

作者

江 盛之

擅長觀察生技及醫療時事,並關心國際間最新醫療科技動態與發展,運用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讓讀者快速閱讀並理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