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感染恐致夭折 6成台灣準媽媽竟不知

您正在:
< 返回

屆臨生育年齡的健康婦女,她的陰道呈酸性,pH值一般介於 3.8 和 4.5 之間。健康的陰道存在互利共生的菌群。這是因為凱氏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casei)分泌的乳酸酶,會使得糖原 (glycogen) 降解為乳酸,微酸環境能保護陰道免於微生物的入侵,抑制陰道平滑肌之病原微生物,使得諸如念珠菌及黴菌等等菌株無法生長。

孕期婦女賀爾蒙變化

為了使胎兒能夠順利在子宮內成長,身體必須啟動浩大的工程。女性的生理起了許多保護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荷爾蒙」的改變。

像是雖然黃體素 (孕酮 P4)在沒有懷孕的時候也會分泌,但受孕後為了讓子宮內膜趨於穩定,幫助胚胎穩定著床,黃體素所分泌的量則會特別增多。諸如人類胎盤絨毛膜性腺激素 (HCG)、雌激素 (estrogen)鬆弛素(Relaxin)  等等荷爾蒙都會改變。但是孕期媽咪倘若輕忽陰道的酸鹼平衡變化,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從而導致細菌侵害生殖系統。

陰道炎常見症狀

孕期婦女荷爾蒙的變化,會改變陰道的 pH值,增加婦女罹患陰道炎的風險。常見的女性陰道發炎癥狀有三種

一、細菌性陰道炎 (Bacterial vaginosis): 酸鹼值改變導致厭養菌、加特納菌等病菌過度生長,而誘發細菌性陰道炎。厭氧菌產生的脫羧酶會致使加特納菌產生產生揮發性胺類,釋放出難聞的魚腥臭味。若有症狀者,會發現均勻、不黏稠、灰白色的陰道分泌物,

二、陰道念珠菌感染 (Candidal vulvovaginitis):又稱黴菌陰道炎,約1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病原白色念珠菌在未受孕時也存在於陰道內,但酸鹼值改變會造成念珠菌滋生。常見症狀是陰道、外陰部極度搔癢、外陰部丘疹膿泡狀的皮膚炎、陰道紅腫出血、小便疼痛或頻尿,以及出現白色、濃稠、似乳酪狀或豆腐渣樣的陰道分泌物。

三、陰道滴蟲感染 (Trichomonal vaginitis):是由一種稱為滴蟲的單細胞寄生蟲感染而引起。主要傳播途徑是直接接觸、性行為。是由於毛滴蟲消耗了陰道內的糖原,使得自淨防禦機能下降,而引發細菌感染所致。患者會分泌大量難聞的黃綠色陰道分泌物,稀薄帶有泡沫,強烈的外陰部搔癢、紅腫、燒灼。

早產是新生兒死亡主因

在上述三種感染性陰道炎當中,細菌性陰道炎被視為是引起早產、流產的頭號隱形殺手。因為引發陰道炎的細菌會對子宮膜產生不利影響,使得懷孕媽咪無法為胎兒創造一個健康、正常的生長和發育環境。也可能造成懷孕媽咪羊水早期破裂,導至早產的可能性提高。經常性的陰道感染,就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增加不孕機率。

根據 WHO 2015 年的出版的報告顯示,每年全球約有 1500 萬名早產兒,而出生一個月的早產兒死亡率即佔兒童死亡率的 40%。可以說,早產是新生兒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許多早產兒還可能會終身殘疾。

而台灣母胎醫學會在 2014 年以問卷調查四百六十五名懷孕 16 周以內的孕婦,調查結果顯示 60% 的孕婦以為早產發生率低於百分之 5%,而且也不知道生殖系統感染會引發早產,普遍對早產不夠警覺

美國孕產學會也統計,約1~3成孕婦會感染細菌性陰道炎,這會使得流產、早產或產後子宮內膜肌炎風險增加 6 倍。

因此,患有陰道炎的女性流產比率高於沒患病的孕婦。引發早產的原因不全是先天性的,也與母體提供的生殖環境受感染有關,但有許多準媽媽卻沒有這樣的觀念。因此,懷孕女性得到陰道炎,雖然只是小感染,但影響後果卻不能輕忽。

媽咪孕期自我照護

懷孕期間分泌物增加,除了應向專業的醫師尋求治療,平時媽咪也可利用一些小方法來紓緩陰道感染的不適症狀。許多媽咪經常都會因為擔心感染而自行灌洗陰道,但鹼性的清潔液反而會更加破壞陰道原有的微酸環境,而一般沐浴乳也會破壞酸鹼平衡。懷孕媽咪或分泌物較多女性,宜選用私密處專用沐浴乳清潔,例如酸鹼值貼近陰道的沐浴乳、含乳酸、或者可紓緩肌膚不適的植物精華成分為佳。除此之外,普威隆碘醫藥級專用婦潔液,也有溫和殺菌以及解決異味、消炎、止癢的功效。此外,也可挑選含有維持陰道健康環境所需的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和 Lactobacillus reuteri RC-14 的陰部專用益生菌。

參考文獻

Born Too Soon: The Global Action Report on Preterm Birth
http://www.who.int/pmnch/media/news/2012/preterm_birth_report/en/

Bacterial vaginosis

http://www.medicinejournal.co.uk/article/S1357-3039(10)00075-7/abstract

江盛之 編輯

作者

江 盛之

擅長觀察生技及醫療時事,並關心國際間最新醫療科技動態與發展,運用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讓讀者快速閱讀並理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