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

婦科疾病提高不孕風險 專家呼籲生育規劃應趁早

現代人晚婚晚生,據內政部108年度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手媽媽中將近有1/4為35歲以上,但35歲後女性卵子品質開始走下坡,婦科疾病罹患機率較高,容易產生不孕困擾;而18-34歲的年輕女性整體來說身體素質較易受孕,但仍可能因婦科疾病造成不孕的風險。養孕專家張志仰醫師呼籲,夫妻結婚後應盡早進行生育規劃,訂定目標並進行全面檢查,以利及時發現潛在不孕風險,避免錯過黃金生育時機。

PLOS Genetics: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遺傳學機制

近期,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助並且發表於期刊《PLOS GENETICS》的研究指出,未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與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的子宮DNA具有不同的化學修飾。這些變化涉及可以改變基因活性的DNA甲基化。甲基化的DNA區域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的階段或嚴重程度而不同,並且對參與月經週期的激素有不同的反應。子宮對激素的反應會影響懷孕和子宮組織的其他功能。

晚生、不明原因不孕怎辦?醫:人工受孕失敗多次,考慮試管嬰兒

一名38歲張小姐,曾經二次人工受孕未成功,在103年透過試管嬰兒成功生下大寶,當時把其它多的胚胎冷凍,107年解凍胚胎植入後雖然成功,卻不幸在5週時流產,為了把小孩生回來,張小姐隔年再接再厲,植入2顆胚胎,懷孕成功並生下雙胞胎,完成一家五口”豐富熱鬧”的人生!生殖醫學暨不孕症中心院長劉忠俊醫師建議,若人工受孕2、3次,仍無法成功,應考慮試管嬰兒。

日本科學家利用iPSC成功製出卵原細胞 人工卵子有望了!

台灣國人普遍有晚婚、晚生育的情況,不孕症的比例也跟著越來越高,根據2016年國情統計,女性頭胎年齡為31.85歲。台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啟瑞教授表示:「女性最適合生育的年齡為21至28歲;過了32歲之後,卵子的數量會明顯減少、品質也會下降,也增加懷孕難度。」上個月,京都大學齋藤通紀教授的研究團隊宣布,已成功做出形成卵母基礎之「卵原細胞」(oogonia ),有望受惠於為不孕症所苦的夫妻。該論文已於21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電子版上。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