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慢性心臟疾病擾國人 正確保養觀念救你一命

根據國健署統計,民國108年共有21,569人死於心臟疾病,佔所有死亡人數的12.5%,由於人口老化加上生活型態逐漸西化的影響,心臟相關的疾病已經成為台灣人主要的健康危機之一。「心臟病」是一個廣義的俗稱,裡面包含心臟本身的疾病、動脈相關疾病以及靜脈相關疾病等。其中心臟相關疾病又以冠狀動脈的堵塞最為常見,也就是國人常說的「心肌梗塞」。

淺談三大類血管疾病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教你預防 遠離國人第二號殺手

根據衛福部108年的數據,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的血管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4萬8千多人,幾乎與頭號殺手「癌症」的死亡人數5萬人不相上下。針對常見三大類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北醫大醫療體系旗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共4位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帶你一起來了解。

血壓忽高忽低容易導致腎病變?

50歲楊先生(化名)平時沒有任何不適,只是當天氣冷熱交替時,常在起床時感一陣眩暈,直到偶然的健康檢查發現血壓異常高,此時才知道原來自己有高血壓的情況;但奇怪的是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楊先生的血壓長期高低起伏不定,持續數年都不以為意,直到近期公司的例行健康檢查才發現事態嚴重了,竟然已是中度慢性腎衰竭!

穩定控糖卻爆心肌梗塞 醫:未做共病管理恐致命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共病比例最高前三名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註1),但不少糖友只在意血糖數值高低,而忽略血壓、血脂等三高共病管理的重要,可能會誘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危機。一名罹患糖尿病長達10年在外院治療的男子,糖化血色素一直都維持在目標值內,某天卻突然心肌梗塞發作被送到急診,緊急裝了兩支心臟支架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

外國研究發現:不規律的用餐時間,可能導致體重與血糖水平的增加

全球有超過21億成年人處於過重或肥胖狀態,這就會使其更易患多種健康並發症,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研究顯示,一天較晚時間攝取卡路里與機體患肥胖和代謝綜合症有直接的關聯。進餐頻率和時間安排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雖然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較高的進餐頻率和較低的疾病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實驗試驗顯示出相互矛盾的結果。此外,最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高進餐頻率與低進餐頻率相比,疾病風險顯著增加。除了進餐頻率和時間安排外,我們還必須考慮早餐的消耗量以及每日能量攝入,熱量限制和夜間進食的分佈。兩餐之間的禁食時間長度在這種複雜情況下起著核心作用。

外國研究發現:喝牛奶能夠降低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

在美國,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上升。一項大型的國際研究發現,攝入更多的奶製品(尤其是全脂奶製品)與較低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發病率之間存在關聯。參與研究的志願者包括來自21個國家(包括非洲,亞洲,歐洲以及北美和南美)的近15萬人。參與者的年齡從35歲到70歲不等。

家醫科醫師:鹽份過量攝取,潛在慢性病風險

臺灣是世界聞名的美食王國,到處都是各種好吃的食物、點心零食、飲料,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是否有注意到自己吃的健康與否?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幾項重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心臟病、腦中風,甚至癌症都與過量的鹽份攝取有關。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