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心悸,是疫苗造成還是運動過度?
疫情悶壞了,在家關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打完疫苗盼到了健身房開放,30歲的白領黃先生開始回到健身房開始接受肌力與有氧訓練,每周末跑健身房兩天,想練出漂亮的胸肌和鯊魚線。但卻在鍛鍊幾周後,開始發現自己會胸悶,跑沒幾下就開始喘,後背伴隨有疼痛的問題,不只上班時開始發作,鍛鍊後更會加劇。
疫情悶壞了,在家關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打完疫苗盼到了健身房開放,30歲的白領黃先生開始回到健身房開始接受肌力與有氧訓練,每周末跑健身房兩天,想練出漂亮的胸肌和鯊魚線。但卻在鍛鍊幾周後,開始發現自己會胸悶,跑沒幾下就開始喘,後背伴隨有疼痛的問題,不只上班時開始發作,鍛鍊後更會加劇。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對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影響常規治療。為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未來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
隨著現代空氣品質越來越差,肺癌的高風險族群不再限於抽菸人士及基因遺傳,舉凡容易接觸油煙、粉塵的廚師、家庭主婦或是老師,罹患肺癌的風險都大大升高。如果沒有適當防護,長久下來勢必成為難以忽視的健康危害。
27歲的楊小姐,幼稚園開始全身上下長疹子,奇...
腫瘤科門診中,一名七旬老翁求診時已經是晚期肝癌,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組織,日漸增大的腫塊不僅影響吞嚥功能,也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辛苦的是,老翁在接受一線標準標靶藥物後的效果有限;承受副作用後也未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內心逐漸排斥服藥,中斷服藥的因素也間接導致了治療效果不佳,身體狀況久未起色,導致心情更加沮喪。
11月17日世界肺癌日,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去年公布「109年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39年位居第一,其中肺癌更是蟬聯惡性腫瘤第1位。即使近年有較好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但患者若沒有早期診斷,治療仍相對棘手且預後不理想。
過去對慢性病的既定印象多為「三高」,但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者賴欣平報導】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近100%兒童、青少年,以及80%以上成人鈣質攝取量皆不足,可見國人還是容易輕忽保存骨本的重要性。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後,世界上所有的人類不分種族、不分貧賤富貴,都被捲進這場病毒風暴。剛開始的時候,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因此造成人類近代史上的浩劫。而在今(2021)年11月,一個新的「抗病毒藥物」獲得英國政府許可,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為什麼一般的「抗生素」不能用來治療新冠肺炎呢?
自體免疫疾病是我國十大重大傷病第三名,也是門診第三常見疾病。它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而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往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因而延遲了治療時機。患者飽受病痛之苦,必須終生治療與用藥,承受藥物引發的副作用,因此自體免疫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是醫界長久以來的挑戰。
67歲鄭阿姨多年來飽受右膝疼痛所苦,軟骨嚴重磨損已到需置換人工關節程度,且還是罕見的膝外翻變形而不是常見的O型腿,膝外翻角度高達35度,因手術難度高讓鄭阿姨再三猶豫,所幸經醫師建議接受「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至今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