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吃塑膠「突變酶」有望解決環境汙染危機!

尚未有留言

塑膠材質因為便利性高,在生活中廣泛地被應用,尤其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常見的產物像是寶特瓶、塑膠袋、市售飲料瓶等,雖然可以回收但是在大量被使用的情況下,回收速度無法跟上使用速度。根據統計,全球每分鐘賣出約一百萬個塑膠瓶,但回收率僅14%,剩下的86%很多都流入海洋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海洋生物及其棲息地不斷的被破壞,地球已多次發出警訊,最終人類總得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英國科學家創造可吃塑膠的突變酶  

近日,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茲茅斯大學的John McGeehan教授團隊,創造了一種突變酶,此次突破有助於首次實現塑膠瓶全面回收的目標,對於解決全球塑膠汙染危機有一定的幫助。

其實這項突破可追朔於2016年,日本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自然進化會吃塑膠的細菌,而開啟了這項研究。他們鑽研了此種細菌所產生之酶的詳細結構即其產生分解酶的過程。接著,其中一個小組對此酶的結構進行了調整,了解它到底是如何進化,在此過程意外地發現此酶在分解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效果更好。McGeehan教授表示,這是令人震驚且真正的發現,並感到非常驚喜。

利用鑽石光源儀器將突變酶變回原本組織 可減少環境塑膠量

McGeehan說「我們希望做的是用這種酶將這種塑膠變回原來的組織,所以我們可以將它回收成塑膠。 這表示我們不需要挖掘更多的石油,基本上,它應該會減少環境中的塑膠量。」這項研究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刊上,首先確定了由日本蟲所產生的酶的精確結構。 團隊使用英國牛津附近的鑽石光源儀器(Diamond Light Source),它的X光比太陽亮100億倍,可以看見單獨的原子。酶的結構看起來非常類似於許多分解角質(cutin)的細菌,一種用作植物保護層的天然聚合物。 但是當團隊操縱酶來探索這種聯繫時,他們無意中提高了吃PET的能力。

未來可望再次改良 將塑膠的分解速度提高10-100倍

接下來要做的是,將突變酶再次改良,移植到能夠耐受70℃以上溫度的「超嗜熱細菌」中,此時PET會從玻璃狀態變為黏性狀態, 將塑膠的分解速度提高10-100倍。

澳洲墨爾本RMIT大學的化學家Oliver Jones說:「酶是無毒的,可生物降解的,並且可以由微生物大量生產。」 在可以用酶回收大量塑膠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先減少塑膠生產量可能是首要得執行得,但這無疑是人類能有效解決塑膠汙染的正向發現!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8/apr/16/scientists-accidentally-create-mutant-enzyme-that-eats-plastic-bottles

Nana 營養師

作者

Nana 營養師

喜歡關注營養、健康、食品、美食等相關議題,用營養師的專業角度,將艱深的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與你們分享。民以「食」為天,自己的健康靠自己來守護,擁有正確的知識是重要的第一步!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