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也會得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揪早期肺癌最佳利器,醫籲定期檢查
肺癌多年來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衛福部最新公佈107年度癌症登記報告,有15,345名肺癌新增患者,平均每天就有42人,而女性肺癌的發生人數也首度超過大腸癌,是一大健康警訊。
肺癌多年來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衛福部最新公佈107年度癌症登記報告,有15,345名肺癌新增患者,平均每天就有42人,而女性肺癌的發生人數也首度超過大腸癌,是一大健康警訊。
30歲的小花(化名)與丈夫結婚2年一直想生個小孩,在夫妻兩人努力下,雖然多次懷孕但每次都以流產告終。後來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丈夫「染色體平衡轉位」,因而造成胚胎不健康導致流產。
隨著醫學發展持續進步,氣喘現已進入精準化治療時代,目前台灣已有多種治療成人嚴重型氣喘且獲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可針對6歲以上兒童、成人嚴重氣喘進行精準治療。
最近冷氣變化大,有些人明明睡很多,但是總是覺得疲倦想睡覺,當溫度下降時比其他人怕冷,而且常常扮隨異常掉髮,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 知名中醫診所中醫師吳宛容提醒,這時可要當心,很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搞的鬼。
醫院常見有些老年病患,體格偏瘦但看似健康,尚能自我照顧,只是行動稍慢。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一週後,竟喪失走路能力,甚至只能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全程照顧,這就是典型的「衰弱」。這樣的老人其身體狀況處於危險邊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臨床上發現,有「衰弱症」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及社會資源使用,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甚至高達三至五倍。
根據衛褔部癌登報告,卵巢癌已超越子宮頸癌,躍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7名。卵巢癌因無篩檢工具,在台灣,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老人家慎防骨鬆和跌倒!台灣地區髖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第一,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張尹凡醫師表示,以身高這樣的高度跌倒通常不會骨折,應小心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手腕、髖部部位骨折,尤其「髖部骨折」,死亡率比第三期乳癌還高,呼籲家中有長輩者,注意室內環境安全,慎防跌倒及骨折,自己更要趁年輕保存骨本,多運動、補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可能因為血壓過高,或冠狀動脈被血塊阻塞影響血流,也可能因為心臟瓣膜病變等種種原因,造成心臟必須加重工作負擔,導致幫浦功能惡化而產生心衰竭,患者會有疲倦、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
血糖老是起起伏伏,該如何是好?台灣糖尿病時鐘快轉,平均每3分鐘就有1人新確診,需終身為穩定血糖而奮戰,但醫師提醒,糖尿病的併發症多,糖友平日除了要謹守低醣高纖飲食、多運動和適度減重等健康控糖原則之外,特別是年輕病友,更應未雨綢繆,除了控糖,也要加強器官保護,才能更好地守住健康!
糖尿病患千萬別等到併發症出現才想要積極治療!糖尿病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有隱形殺手之稱;臨床醫師發現,有些病患等到出現血管病變症狀後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已經為時已晚。醫師建議,該胰島素介入治療時就應該聽從醫囑使用,而且現在有複方劑型讓控制更為簡便,呼籲糖尿病友若藥物控制不佳,最好就要跟醫師討論是否該以胰島素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