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發表成十餘篇CNS 卻很少署名,如今她終被世界認可

尚未有留言

北京時間2018 年3 月23 日凌晨,「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教授、古生物學家張彌曼院士與來自南非、英國、阿根廷、加拿大的其他4 位優秀女科學家共同獲此殊榮。

張彌曼在「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禮上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頒獎詞:「她在化石記錄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開啟了對水生脊椎動物如何適應陸地生活的新見解」。

張彌曼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以一甲子的時光投身於脊椎動物比較形態學、古魚類學、中-新生代地層、古地理學、古生態學及生物進化論的研究。

時代感召 不悔選擇 

張彌曼1936年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張宗漢是醫學生物學教授,在神經代謝生理領域卓有成就。幼承庭訓的她自然地產生了長大後當醫生的想法

不過,受到國家號召,讓張彌曼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劉少奇曾說,「地質是工業的尖兵,國家要建設首先需要工業,而工業首先需要礦產資源。」

於是,她積極投身地質這一國內幾乎是空白領域的學科,從此踏上了與少女時代的憧憬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留學蘇聯時的合影(攝於1960 年,前排左一為張彌曼)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1955年,我們十幾位同學被分到莫斯科大學古生物學專業學習。至於古生物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當時卻連一點兒概念都沒有。」張彌曼回憶。

年少的懵懂並沒有阻擋張彌曼一顆求實求真的心。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
(It explor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who we are and where we came from)

她這樣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和終生探索的科學問題。

選擇之後便是數十載的堅持,年輕時的張彌曼每年都花幾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尋找化石,常常是一個人一根扁擔挑著被子、錘子、化石紙、膠水,跋涉在荒山野嶺間。

在縉雲附近的磨石山上工作,晚上睡在祠堂的戲台上(攝於1968 年,後排右一為張彌曼)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身負30多公斤的行囊,行走20多公里的山路,睡在農家的閣樓上、村里祠堂的戲台上,時有老鼠爬過,身上長了蝨子,但張彌曼從未退縮。「我一直堅持自己採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給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對她而言,彷彿蘊藏著巨大的吸引力。

張彌曼在野外工作(2011 年,新疆)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張彌曼在野外工作(2017 年,浙江)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到了不惑之年,張彌曼依然夜以繼日地學習工作,「把丟掉的十幾年時間要回來」,在大學畢業的22年後,於1982年獲得斯德哥爾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不負時光,不悔初心,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生涯,而今張彌曼時常對身邊人說,「當老朋友一個個離去,我慶幸自己還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學術成真 成就斐然 

「她從不越出證據說話。」人們這樣評價她。

1980年,張彌曼赴瑞典訪學,採用連續磨片法制出了產自云南曲靖的楊氏魚顱骨蠟質模型,並研究提出:楊氏魚雖歸入總鰭魚類,但它沒有內鼻孔。這一結論與當時國際學術界權威的看法相左,引起了他們的不悅。

張彌曼在進行連續磨片(1981 年)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但張彌曼認為,必鬚根據事實說話,並最終證明了自己。因為所採用的連續磨片法精密度極高,一塊2.8 厘米長的楊氏魚的顱骨化石,張彌曼總共在顯微鏡下畫了540 多幅線條圖,而一些複雜的圖一張就要畫十四五個小時。

先驅楊氏魚模型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嚴謹的學術態度讓她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楊氏魚的模型陳列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脊椎動物演化展廳。

在中— 新生代含油地層魚化石的研究中,張彌曼探明了這一地質時期東亞魚類區系演替規律,為探討東亞真骨魚類的起源、演化和動物地理學提供了化石證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中國東部油田的有關地層時代及沉積環境的看法,在學術上和實際應用上都有重要價值。

時光雖逝,張彌曼開闢新的學科領域和研究的腳步卻從未停止。2008年在PNAS(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關於伍氏獻文魚的研究成果。這類骨骼異常粗大的魚類見證了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來已久的干旱化進程。

2006年在Nature2014年在PNAS  上發表對孟氏中生鰻的研究成果,研究迄今全世界淡水沉積物中七鰓鰻的唯一記錄,首次記錄了化石七鰓鰻的幼體和變態期幼體特徵,而且顯示現代七鰓鰻獨特的三期生命史早在距今1.25億前的早白堊世晚期即已成型並保持至今。

因其學術貢獻,張彌曼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林奈學會外籍會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1 年和2015 年分別榮獲芝加哥大學、美國自然博物館吉爾德研究生院榮譽博士學位,2016年獲國際古脊椎動物學界最高獎—— 羅美爾- 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提攜後學謙遜若谷 

張彌曼和學生觀察化石模型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一個老師的影響是永恆的,他是沒法儿知道自己的影響止於何處。」提到人生各階段給予過她幫助的恩師,張彌曼心懷感恩;對待年輕人,她愛才善舉毫無保留,甘當舖路石、領路人。

張彌曼歷來誨人不倦、提攜後學。她將自己做了多年的、最擅長的早期魚類的研究工作,交到了年輕人朱敏手上,自己則轉向了中— 新生代魚類的研究。

在她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大學地學院教授朱敏及其團隊在Nature、Science等重要刊物發表十餘篇重要成果,一些成果被國外教科書所採用,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重要獎勵。

雖然在各種獎項、論文中很少看到張彌曼的名字,但承繼了她建立起的中國古生代魚類研究基業的人們都明白,她有多重要。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官方網站上關於張彌曼的介紹

圖片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Nature雜誌資深科學編輯紀恆瑞(Henry Gee)說,「她是那麼地謙虛低調,我當時壓根兒就不知道她的盛名或她的人生和職業經歷。她只不過是又一位古生物學家,對像我這樣的年輕學子給予溫情地鼓勵。」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公佈2018年度獲獎者名單時,張彌曼婉拒了很多采訪。她說:「我做的工作真的沒什麼(特別),而且手上還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這就是張彌曼一向的風範,國際上享有盛譽,卻始終虛懷若谷。

早在12年前,Nature雜誌記者戴爾頓(Rex Dalton)在《她迷上了化石》一文中就寫道:「在採訪過程中,當問及她的成就時,她總是避而不談。」

在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也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這項榮譽時,張彌曼說「這項榮譽並不屬於我個人…… 」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

封面來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生物學霸

作者

生物學霸

生物學霸是中國丁香園旗下專為科研人員打造的公眾號,在這裡可以免費下載文獻、查找實驗 protocol 和優質產品、獲取實用科研乾貨、覽讀科研趣事與心得。丁香園是中國領先的醫療領域連接者以及數字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商。成立19年以來,丁香園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醫療學術論壇及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實體診所。通過專業權威的內容分享平台、豐富全面的數據積累、標準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丁香園連接醫院、醫生、科研人士、患者、生物醫藥企業和保險,覆蓋千萬大眾用戶,並擁有550 萬專業用戶,其中包含200 萬醫生用戶。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