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發快篩試劑 15分鐘篩檢新冠肺炎病毒

尚未有留言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亞洲國家中,以中國、南韓兩國為重災區,歐洲國家義大利的確診病例已破萬位數,震驚全球。所幸在一片負面報導中,仍有一則相當正面的新聞:中研院研發只要15分鐘即可確定是否為新冠病毒的快篩試劑。這全部仰賴中研院同仁在19天不眠不休,全力趕工開發。

目前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是以核酸檢驗方式進行,平均約4小時且需特殊儀器。如何縮短快篩時間並加速檢測的通量,各國均投入眾多心力,盼能獲得重大突破。

中央研究院成功合成快篩關鍵試劑 15分鐘完成篩檢

中央研究院在8日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未來若成功量產,篩檢新冠肺炎有機會像流感一樣,15至20分鐘就能迅速得知結果,有效提升採檢量能。

抗疫與時間賽跑 破紀錄19天完成製造新冠病毒檢測抗體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楊安綏研究員表示,快篩的關鍵在於其抗體試劑需能準確辨識新冠病毒。他率領研究團隊在短短19天內,針對7種人類冠狀病毒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抗原,製造出第一批46株毫克等級產量的單株抗體(IgG),其中有1株抗體有極佳的單一辨識性,只對新冠病毒有反應,並不會與SARS、MERS病毒或其他導致一般感冒的冠狀病毒有交叉反應,可於快篩時有效判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利用已獲專利的合成抗體庫 加速抗體篩選

楊安綏實驗室開發完成合成抗體庫技術平台,其優勢核心技術在於其已獲專利的合成抗體庫群。抗體庫的使用及保存均以大腸桿菌系統操作,不須動物設施,因此時間、耗材、及環境成本極低,再加上以人工智能計算機設計,可快速提供大量新穎且具有獨特性針對抗原的對應辨識抗體,這些抗體是提供防疫方案的創新基礎。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此次的成果是由於本院各團隊已於2月初便開始通力合作,快速合成新冠病毒核蛋白抗原,楊安綏團隊運用數十年來累積的技術,日以繼夜進行抗體合成及篩選,才有此項重要成就。

廖俊智院長強調,防疫是與時間賽跑,除了院內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本院並建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本次成果也將會與平台共享,加速研發新冠肺炎快速篩檢工具、藥物與疫苗,合作抗疫。

楊安綏實驗室十多年來深耕基礎研究,重視醫學具體成果,該團隊去(108)年也曾針對非洲豬瘟研發免疫抗原檢測裝置,「此次比預期快2個月達成目標,相當令人振奮」,廖院長說。

研究團隊在經濟部安排下,將與數家廠商商談生產快篩檢測的原型產品。若一切順利,希望廠商能在3到4個月內通過衛福部驗證並量產。廖院長強調,下一步學研單位、廠商及衛福部仍需緊密溝通聯繫,以加快病人檢體的驗證,以便大規模臨床應用。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