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染色體晶片 遺傳諮詢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

提到產前檢測,除了大家熟知的羊膜穿刺以外,也可選擇非侵入性檢測等方式來確定胎兒有沒有任何異常。如有異常不代表必須「終止妊娠」,家長可透過與醫師或遺傳學家的諮詢預做準備,倘若家長有餘力照護罕病兒,便可選擇產下。醫師強調,遺傳諮詢就是為了讓父母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遺傳諮詢 幫父母規畫生育藍圖

遺傳諮詢是對病患或產婦對於可能發生基因疾病做討論,諮詢醫師需針對當事人提供的家族病史、健康情形、遺傳疾病作分析,並針對個人或家族提供遺傳疾病資料,遺傳模式、可能的病程和與當事人討論可能發生的狀況,並提供治療與照護上的規劃。

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宋碧琳醫師表示,現行的產前遺傳諮詢主要是針對染色體疾病,例如染色體三倍體(唐氏症,愛德華氏症等)和微缺失/微重複疾病。可以透過非侵入性產前檢測,或侵入性絨毛膜穿刺或是羊膜穿刺等方式取得胎兒細胞分析。

目前父母多在孕前做帶因者篩檢(Carrier Screening),篩檢的疾病以發生率大於1%者為主。檢測疾病中,染色體疾病主要以體顯性、性聯遺傳(媽媽有帶因但沒症狀,子代如是男性,就會發病) 與新發生(de novo)為主。帶因者篩檢的疾病可分為體顯性、體隱性或是性聯遺傳相關疾病。目前帶因者篩檢會用次世代定序大量篩檢常發的基因,比較會建議孕前父母就作檢驗。

在台灣,現行產前遺傳諮詢現行、還是以染色體疾病為主,若前胎有單基因異常或是父母已經進行帶因者篩檢且有發現異常,也可以同時進行單基因疾病的遺傳諮詢。

篩檢方式面面觀

目前確診染色體疾病方式,仰賴第一孕期的絨毛膜穿刺、第二孕期的羊膜穿刺合併的核型分析,與羊水染色體晶片分析。核型分析是抓出基因上的異常片段,羊水染色體晶片主要是利用羊水細胞DNA和正常人的作比較,確認是否有染色體數量增減 (copy number variation)的問題。

在台灣,超過34歲的產婦因為胎兒染色體風險增加,因此衛福部國健署會針對34歲以上,胎兒罹患染色體疾病的風險較高者提供補助,讓她們能進行羊水染色體檢測。醫師提醒各位孕婦,即使非34歲以上產婦,想做這項檢測,也可向醫師諮詢。衛福部國健署的數據顯示,在民國107年進行羊膜穿刺人數,在34歲以上孕婦是35,932次,在34歲以下是5,588人次。

近年相當多的產婦,即使是年輕的孕婦,也會考慮做非侵入式檢測(如母血唐氏症篩檢、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驗NIPT等);依照醫界指南,孕婦在11~13週可以做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第16~18週可以作四指標篩檢(簡稱二唐)。但一唐、二唐能篩檢的疾病較少,NIPT可篩檢的染色體疾病則依照版本和價格而不同,但對唐氏症等三倍體的檢準確度也比一二唐高很多。

但是不管一唐、二唐或是NIPT都屬於篩檢,可能有偽陰性(意指檢驗時正常,卻仍是染色體異常的結果)與偽陽性(意指檢驗為高風險,但侵入性檢驗後為正常)。當篩檢後發現唐氏症的風險大於1/270,高於年齡基礎風險或是超音波異常等適應症,就會建議做侵入性檢測確診,適用衛福部的補助。但如果做過篩檢後正常結果卻仍有超音波異常,仍建議再做羊膜穿刺來確診。

宋碧琳 主治醫師

作者

主治醫師 宋碧琳

雙和醫院婦產科 主治醫師 主治專長:一般產科、高危險妊娠、連續性流產、免疫異常妊娠、產前遺傳診斷與諮詢、癌症遺傳診斷與諮詢。 學歷: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嘉義榮民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兼任主任、陽明大學助理教授。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