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科學家研究:猴子施打DNA疫苗可預防SARS-CoV-2感染,感染後可預防再次感染

球有近500萬例確診病例,有30多萬人死於COVID-19,但對導致這種疾病的SARS-CoV-2病毒仍有許多未知數。兩個關鍵問題是疫苗是否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以及已經從COVID-19中恢復過來的人是否能夠避免再次感染。由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兩項新的研究為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啟示。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20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澳研究:消除恐懼記憶的能力跟DNA靈活性有關

恐懼是重要的生存機制,當不再需要恐懼時,抑制恐懼的能力也是如此。在消滅 恐懼 的過程,會先在無恐懼的經歷中形成具有相似環境元素的記憶,然後讓這些非恐懼記憶與原始恐懼記憶競爭。近日一篇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新論文中表明,以這種方式消除 恐懼 記憶的能力取決於個人DNA的靈活性。

告別肝癌殺手來襲 仰賴ctDNA甲基化

癌症是全世界主要死因之一,在臺灣癌症蟬聯 36年 10大死因之首,且肝和肝內膽管癌好發 30至 70歲壯年男性,嚴重影響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目前醫界鼓勵民眾提早篩檢「甲種胎兒蛋白檢查」(AFP)及「腹部超音波檢查」(US),而國際研究中ctDNA甲基化檢驗大幅度提升肝癌檢測性,讓沉默殺手「肝癌」及早驗出,提升病患治療的可能性。

找出致病基因!台大讓基因診斷從3個月變6天

人類有2萬多個基因,目前已知至少6000個基因會造成人類疾病,靠傳統的基因定序方法最快要2至3個月才有結果。據統計,加護病房的病童約5.3%是因先天遺傳性疾病入住,造成嬰幼兒死亡的比例佔23至34%,其中有20%是單一基因突變所造成。

細菌也能儲存資料? DNA成為隨身硬碟指日可待!

科技進步日行千里,電腦領域的大數據分析,也成為現今許多研究及醫學進展的支柱。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處理、儲存資料便成為一大課題。然而,現有的儲存方式顯然還不能滿足科學家們的需求,現在,他們把腦筋動到了活生生的細菌身上!

生物資訊共享:隱私風險誰把關?

加拿大統計法(Statistic Act)賦予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 Canada)管理國家生物資料庫(Canada Biobank)的權力與責任;除了政府的法律規範之外,民間研究機構也致力於建立國內生物資料庫的標準流程......

征服B型血友病之路

Sangamo Biosciences 公司所推出的 B 型血友病基因治療藥物 SB-FIX,在 2016 年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指定具有「孤兒藥」(orphan drug),指專門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 資格,並預計在年底前以 B 型血友病成人病患為對象,展開 Phase I/II 臨床試驗 (SB-FIX-1501) 探討其安全性與療效。

畜牧基因庫:立足台灣放眼國際

歐美與亞洲各國紛紛發展畜牧動物的基因資料庫,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Knowledge Bank in Taiwan),不僅記錄了品種資訊,整合了市場調查分析、產業技術研發,技術層面之外,研究人員更致力於整合環境地理以及社會經濟等層面的資訊,讓畜牧動物基因資料庫更具實用價值。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