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還是毒?基因告訴你有沒有「吃錯藥」

傳統醫療方式皆有一套標準療程,相同疾病的患者在治療用藥與療程上皆大同小異,但往往忽略了不同患者對於同種藥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除了療效因個人體質不一外,最嚴重可能是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而嚴重過敏導致其他併發症,若能在用藥前做用藥體質基因檢測,可降低病患用藥的不良副作用,提高用藥的準確性。

由於台灣便利商店及手搖飲密集度為全球之冠,走到哪裡都能有一杯飲料,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過長的工作時數,痛風盛行率逐年攀升,年齡層也有下降的趨勢,痛風常用的治療藥物Allopurinol,商品名如安樂普利諾錠、SYNORIDR (欣律)、TONSARICR(痛酸立克)、RipuninR(利痛舒)、URINOL(威寧疼)等,作用在於抑制尿酸形成,約有一成服用過此藥的人曾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癢、腹瀉、胃痛等,近代研究顯示,服用allopurinol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現象,可能與帶有特定基因型HLA-B 5801有關,亞洲有千分之三的痛風患者其實具有這類特定基因,若服用Allopurinol,會導致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如史帝芬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或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據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歷年來的藥害救濟給付就高達4億,而申請救濟案件中的前十大藥品,第一名為痛風用藥Allopurinol,其中近八成都發生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或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

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為皮膚表皮的細胞死亡,導致真皮與表皮分離,併發症包括多重器官衰竭、角膜脫落及失明;毒性表皮鬆懈症為藥物過敏中較嚴重的類型,開始於局部性紅斑,迅速擴展後出現水皰或在沒有水皰情況下表皮脫落,當皮膚大面積脫落容易導致大量的體液和電解質滲出,而暴露的組織也很容易感染,這些都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創立於2005年,以取得藥物基因檢測相關專利發跡的世基生醫,推廣HLA-B*5801基因檢測套組能讓民眾檢測自己是否帶有此基因,以防範用藥的風險,準確的體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前提,若藥物有一定機率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應根據基因型以及臨床資料等資訊,量身打造最適合患者的療程、藥物,並擬定預防策略讓療程與藥物能發揮最大效果,提升更有效的醫療服務也大幅提升用藥保障,落實個人化精準醫療的觀念。現今醫療科技已走上全新發展道路,期望藉由基因比對、醫療大數據、個人化醫療等等力量,邁向「精準醫療」目標。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