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患者福音 我國醫學研究成果再登國際期刊

尚未有留言

口腔癌是我國男性大敵,發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高居全癌症第四名。患者接受化放療時,易因副作用而使體力流失,無力完成整體療程。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癌症研究與臨床腫瘤學雜誌》近日刊登我國最新醫學研究成果,內容指出,化放療搭配「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能降低貧血、厭食等副作用發生,維持生活品質。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我國2016年新增7,805名口腔癌患者,死亡人數2,936人,研究發現,相較先化療再放療或是先放療再化療,「化放療同步進行」最能提升治癒率,但副作用和治療毒性也最大,易造成身體不適,生活品質、甚至後續的療程都可能受到影響。

口腔癌當中以鱗狀細胞癌佔最大宗,女性達9成、男性更超過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療療程,攸關治療存活率。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團隊研究發現,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放療與化療同步進行期間,搭配「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能降低嚴重的癌症治療毒性,包括貧血(藥物組0% vs.安慰劑組12.5%)、嘔吐(0% vs.25%)、肝功能異常(0% vs.12.5%);此外,生活品質的惡化也獲得控制:頭頸部疼痛的發生率減少71%、食慾不振減少60%、進食困擾減少60%。

該項研究為隨機、雙盲及安慰劑對照試驗,以歐洲癌症治療及研究組織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以及頭頸專用量表(EORTC QLQ H&N35)來進行生活品質評估;研究成果已於去年底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癌症研究與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刊登。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92%癌友患有「癌因性疲憊症CRF」,1/4已達中重度的程度。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編的「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指引」指出,當癌疲憊惡化到中重度程度,適度藥物介入便成為必須,包括類固醇、精神刺激藥物、蔘類,及擁有處方藥藥症的黃耆多醣注射劑。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