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上的一小刀 「剖婦」不可輕忽術後防沾黏的重要性!

尚未有留言

通常醫師推薦女性生產以自然產最佳,但如遇到特殊狀況又或耐受不了生產劇烈疼痛因而選擇剖腹產的方式,但您知道肚子上挨的這刀雖小,但內含包含了大大的風險將影響著你未來的生活嗎?那個隱形的敵人即是:「沾黏」

肚皮上的一小刀、肚子內的大秘密:教妳認識沾黏

人體腹腔內塞滿了許多器官如大腸小腸、子宮、輸卵管、卵巢、膀胱…等,其表面皆覆蓋一層黏膜,進行剖腹手術時,會劃開腹部及子宮,同時當然也劃開其黏膜;由於身體受傷會引發發炎反應,手術傷口也不例外,發炎引導黏膜產生大量血纖維蛋白基質(fibrin matrix),目的是用來黏合修補縫合傷口,它會與各類凝血的物質沉積於傷口處形成疤痕組織,但基於種種原因,這些纖維蛋白如亂生長就可能將不同組織或器官包覆在一起,有些可透過血纖維蛋白溶解酶(plasminogen)被自體分解吸收(fibrinolysis),但沒被身體吸收的部位將吸引纖維母細胞在此製造更堅韌的膠原蛋白(collagen),造成原本應該分離的組織或器官永久性地黏在一起,此稱作沾黏。

只要有受傷與發炎的地方皆有可能發生沾黏,因其來源為身體的修復機制,故如開放式骨折造成的創傷就容易讓肌腱部位形成沾黏,又如糖尿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50肩即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沾黏的原因很多,腹部較常見原因為感染,如腸道感染、骨盆發炎、盲腸破裂,另外非感染如子宮內膜異位,週期性骨盆腔炎…等。而手術所造成的暴露於空氣中,出血、縫合跟電燒皆有可能破壞組織誘導沾黏。根據臨床資料統計,絕多數沾粘是來自手術過程中對腹膜造成的傷害引起,以婦產科為例,有51%術後沾黏的發生率。根據動物試驗統計,沾黏形成的關鍵時間多為術後36~72小時,然而依據不同部位與手術處置方式,也有5-7天的情況發生。

術後沾黏的影響

1. 腹部最常見為腸阻塞,比例約為54~57%,因沾黏改變腸道位置,將其與腹膜或其他腸道糾結,阻礙腸道蠕動及腸內物質流動,嚴重時形成腸阻塞,造成腹痛、腹脹及便祕。
2. 當沾黏發生於卵巢及輸卵管時,因改變其形狀結構或管內方向、位置,因而造成卵降不下來,形成不孕症,此發生比率約20~40%。
3. 如發生在各處關節附近之肌腱或神經外膜則會影響肢體運動,造成疼痛且無法行動。

目前沾黏的治療通常採內視鏡開刀,透過手術器械刨削的方式割掉並刮除沾黏的組織,但其復發的機率尚高,也因應如此,市面上有許多防沾黏的產品因應而生,且皆為自費產品。

目前常見產品與其特色如下表:

產品名 成份 劑型 體內滯留時間 開放式手術適用
Hyalobarrier HA 凝膠 7天 v
Seprafilm HA/CMC 貼片 7天 v
Adept Icodextrin 溶液 3~4天 v
Interceed Oxidized Cellulose 貼片 4週 v
Surgiwrap  70:30 Poly(L-lactide-co-D,L-lactide) 貼片 6~8週 v
腹腔鏡手術適用 子宮鏡手術適用 未完全止血使用 不平整傷口使用 原產國
v v v v 義大利
x x v x 美國
v x v v 澳洲
x x x x 美國
x x v x

美國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各原廠仿單

林詳崴 研究員

作者

Will 林詳崴 研究員

擅長生技研究發展與市場應用之專文報導,對於產業市場分析與國家政策法規擁有精闢獨特的洞察力及個人見解,致力推廣生技及醫學新知,希望能與讀者一起關心並參與生技醫療產業,共同迎接新世紀產業「生醫時代」的來臨。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