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鼠別再分不清!科研人認得哪一種?

尚未有留言

在許多科學研究中,是不是常常看到「大鼠」、「小鼠」等用詞呢?此時你會不會跟編輯一樣黑人問號勒?老鼠就老鼠,為什麼實驗用的老鼠就要特別稱為「小鼠」?這又跟普通老鼠有什麼不一樣?今天就讓編輯告訴你,牠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大鼠是什麼?到底有多大?

實驗大鼠是專門為動物實驗馴化的一種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大部分用於心理學、醫學,以及生物學研究,成年體型大約是18至20公分,體重大約是300至400公克。此種大鼠的特點是生長快、易於飼養、繁殖力強,性格溫馴,且成本相對其他動物較低廉,因此是熱門的實驗動物。由於在白化品系(類似種類)較容易觀察到不同的特徵,也是藉此來進行實驗,因此大部分實驗大鼠品系都是白化的種類,其特徵是白色的毛髮、紅色的眼珠。到這邊,初步了解完大鼠之後,那一起來認識小鼠吧?

小鼠又是什麼?難道是過街老鼠?

小鼠,從字面上就能知道,一定是比大鼠還要「小」的老鼠,成體小鼠的體長為8公分左右,體重大約是20至30公克。實驗用小鼠源於家鼠屬(Mus),但因在20世紀初大量育種時,用了至少2不同種的家鼠,因此現今使用的實驗小鼠多已無法得知其原始來源。據2000年Science報導,實驗小鼠是使用量最多的實驗動物,全球每年使用已超過25,000,000隻,小鼠之所以被用於實驗,除因其為當今常見之實驗動物中,最符合實驗動物模式條件的動物;另外,其亦為最重要的遺傳工程動物模式。

生醫知識+

*模式動物:指受廣泛研究,對其生物現象深入了解的物種。根據從這些物種所得的科學研究結果,可歸納出涵蓋許多生物的模型,並應用在各領域的研究。

*遺傳工程:為使用生物技術直接操縱基因組、改變細胞的遺傳物質的技術。

大鼠、小鼠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經過上面對大鼠、小鼠的介紹之後,其實大鼠、小鼠不單單有體型的差異,牠們也是不同種的動物。在生物實驗中,若是要進行生理實驗多會選擇大鼠,因為體型較大、各種器官也較明顯,若是選擇小鼠進行實驗,不僅操作不易,要觀察的實驗結果也較不易觀察。此外,雖然牠們的外型都沒有天竺鼠、倉鼠等寵物鼠討喜,但編輯要告訴大家,若是好好的對待大鼠,大鼠會有「寵物」的特性出現;不過小鼠就不會有這樣的特性,也比較難以馴化。說到這邊,其實無論是什麼動物,我們都應該要好好對待牠們,因為有牠們為我們進行動物實驗,我們才能夠有更進步的科學、醫學方面的研究!

參考資料:

  1. 大鼠(Rattus norvegicus) | 慈濟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2. 實驗小鼠(laboratory mouse) | 慈濟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3. 行政院農委會 實驗動物模式
  4. 台北市立大學_實驗用大、小鼠生理簡介
  5. 實驗小鼠長大後是大鼠?你錯了!

Image by Tibor Janosi Mozes from Pixabay

蘇芷嫻 實習記者

作者

實習記者 蘇芷嫻

對於生物和醫學充滿熱愛,目前就讀於生命科學系,希望能藉由平易近人的文字把生物醫學相關資訊傳遞給大家,也想學習把艱澀難懂的知識轉化成有趣的報導、拓展更多視野。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