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科技展】酷氏基因透過基因檢測 篩檢子宮內膜癌

尚未有留言

台灣三大婦科癌症為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其中子宮頸癌已有疫苗可預防、子宮抹片的檢測也相當廣泛,而卵巢癌也有基因檢測,可以切除提早預防,然而現今子宮內膜癌卻無完好的篩檢方法。由台北醫學大學研發成果衍生的新創公司於今年(2018)五月成立,專注於表觀遺傳學,不斷在DNA甲基化領域中探索,歷經多年研究,找出子宮內膜癌的關鍵基因(BHLHE22、CDO1、CELF4)

子宮內膜癌為三大婦科癌症 卻無完善篩檢

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的子宮癌化大多是子宮頸癌,在先前的統計資料上,子宮頸癌的罹患人數大約是子宮內膜癌的40倍,但現今子宮內膜癌罹患人數已經超過子宮頸癌,因為有政府大力宣傳子宮頸癌的抹片檢查,以及研發子宮頸癌疫苗的出現,從而忽略了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其實子宮內膜癌容易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手術切除痊癒,但多數人著重在子宮頸癌的發生,因此等到發現是子宮內膜癌時可能中後期,而酷氏基因也因此著重在子宮內膜癌的基因研究,期望可以讓子宮內膜癌被重視。

新體外診斷試劑的出現 能讓子宮內膜癌多被重視

子宮內膜癌近年罹患人數逐漸上升,林淑娟博士說:停經後或有家病史婦女出現子宮異常出血的症狀,醫師常以超音波觀察子宮內膜厚度,結果大多評估為巧克力囊腫,而忽略了癌症的可能,為了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口號,北醫研究團隊開發第一項子宮內膜癌體外診斷試劑,希望向子宮頸抹片檢查一樣普及,為女性癌症出一份心力。

研究團隊指出,子宮內膜癌是先天基因受後天影響,如肥胖、壓力、賀爾蒙、環境污染等,在DNA上出現甲基化,導致基因沉默而不表現出正常的功能,進而引起癌細胞生長。他們分析350個子宮內膜癌病患檢體,篩檢出多個基因並證明該基因甲基化的程度,最近也確定子宮內膜癌是受BHLHE22、CDO1、CELF4這三個基因所控制。從抹片檢查中可得知此三個基因中任兩個基因的檢測結果為高度甲基化,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36倍,此項檢測也有高達95%準確度。

商品已完成試驗 可望兩年後推出

新體外診斷試劑透過子宮頸抹片上的檢體來進行基因檢測,現已經完成試驗階段,林淑娟博士表示:希望能盡早完成研發技術商品化,提供穩定的產品,做為將來子宮內膜癌診斷及追蹤的輔助參考指標,正在積極爭取IVD許可證,預計商品可於2年後上市,她們也預計接下來會以卵巢癌的研究為方向,期望造福女性。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