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新研究:無糖飲料也不能解決肥胖問題!這是真的嗎?

尚未有留言

之前,含糖飲料又大大火了一把。10萬人的隊列研究發現,每天多喝100ml含糖飲料,患癌風險升高18%。每天多喝100ml純果汁,患癌風險升高12%。繼吸煙致癌、喝酒致癌之後,終於有人明確提出了,蔗糖致癌。這個時候,無數人把目光轉向了由代糖取代蔗糖的無糖飲料。那麼,無糖飲料真的能拯救人類嗎?

首先,什麼是代糖?

代糖以產生熱量與否,可分為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如甜菊素、蔗糖素、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不產生熱量的代糖,取代產生熱量的代糖,理論上來說,確實可以降低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率。而弔詭的是,代糖或者稱為「糖精」 有害的觀念傳播甚廣,比如網上隨處可見的文章提到:

  • 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會過度刺激或乾擾神經末梢,增加肌肉緊張,而引發偏頭疼。而低糖可樂、低糖汽水、無糖口香糖、冰淇淋、綜合維他命和許多成藥中都含有阿斯巴甜。
  • 代糖被認為成一種神經毒素,損害神經系統,故這些症狀主要與神經系統有關。一些常見的與代糖有關的症狀為頭痛,記憶力衰退,癲癇,視力消失,昏迷及癌腫。
  • 代糖更可使以下疾病加重或導致類似這些疾病的症狀,比如:纖維性肌痛,多發性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動症,糖尿病,老年性或早老性癡呆,慢性疲勞綜合症和憂鬱症。

……天啊,這簡直是砒霜啊!!!這是什麼神奇的毒物,從頭毒害到腳。所謂「過猶不及,矯枉過正」,就從用語裡,我個人覺得,代糖沒有這麼「萬能」!1 份META 分析,在對近1.4 萬名受訪者的甜味劑攝入量與體重指數等多項身體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監測後發現,使用甜味劑代替糖分和正常攝入糖分的人相比體重並沒有顯著變化。這是2019 年的文章,發表在《英國醫學周刊》(BMJ)的一項新研究。

圖片來源:PubMed

另外,有兩份研究證明使用代糖會增加抑鬱症風險。

圖片來源:PubMed

其餘的說法,我沒查證到原始文獻,但我估計是有的,歡迎小伙伴們指出。同時,也有大量研究指出代糖的好處。青少年已經成為了世界肥胖的主力,研究證明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使用代糖代替糖,可以減少體重增長。

圖片來源:PubMed

另外有實驗確實證實了理論,非糖甜味劑確實能降低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

圖片來源:PubMed

那麼,代糖到底有沒有危害?

在學術界,學術問題有爭論,是非常正常的事。同一個化合物也不可能只有一個作用,比如菊粉不僅可以當做甜味劑,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那我們來看看美國的FDA 和世界性的組織WHO 怎麼說。

  • FDA 認為阿斯巴甜是「被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
  • WTO 建議,阿斯巴甜的允許最高攝入量是每公斤體重每天40mg。

換句話說阿斯巴甜不是沒有害,只是在每公斤體重每天40mg是健康的,高於閾值,對身體有害。相當於一個60kg 的成年人每天可以喝健怡可樂12 聽或者零度可樂24 聽。可以看出,權威機構對於阿斯巴甜都是持肯定積極的態度。只有個別實驗項目提出不同意見,但這也不至於讓代糖惡化到「砒霜」 的地步。

為什麼網絡上充滿了弔詭的、甚至是離奇的鋪天蓋地的宣傳?

曾經,煙草業一直試圖壓制與吸煙和癌症有關的研究。

圖片來源:PubMed

後來,酒精行業也一直壓製酒精緻癌的研究。比如我們一直相信「少量飲酒很健康。」2017 年一項調查27 家酒類企業組織和文件的paper 刊登在《Drug and Alcohol》上,文章總結酒業主要通過三個途徑直接涉及研究,直接傳播誤導信息,散佈酒精與癌症之間的錯誤陳述:

(1)否認、省略飲酒增加癌症風險的證據;

(2)提及癌症,但不肯定風險,比如少量飲酒有益。

(3)分散讀者註意力,討論遠離酒精對某種特定癌症的影響。

現在,輪到糖業。糖業協會對於這類手段,更是駕輕就熟,不遺餘力了。我們看到糖業協會四個字,沒什麼直觀的感受,其實它代表的含義包括「可口可樂」「健怡可樂」 這樣的全球性特大公司。比如,上世紀,外國糖業研究基金會(SRF)在20 世紀60 年代和70 年代贊助了一些研究計劃,在JAMA 上發表文章,將飲食中的脂肪推為導致冠心病的主要歸因。

圖片來源:JAMA

比如,這世紀,中國。英國新聞報導:人類學家、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葛蘇珊(Susan Greenhalgh) 2019 年1 月9 日在英國醫學雜誌(BMJ) 發表了她的報告,表明可口可樂和其他跨國食品公司通過一個名為國際生命科學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 的組織,影響中國的營養政策。具體操控方法是讚助各種大力宣稱鍛煉身體是解決肥胖,保持健康的最有效途徑。

它不直接提到可樂、漢堡,而是轉移注意力,讓大家相信肥胖只是和你不運動關係最大。這項研究是基於葛蘇珊對中國官員和科學家的採訪,以及對可口可樂和ILSI 製作的公開文件的核查。這個簡稱ILSI 的組織遍布全世界,其總部設在華盛頓,由零食業的許多巨頭資助,包括雀巢、麥當勞、百事可樂、百勝和可口可樂。它有17 個分部,大多位於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對外宣傳自己是科學家、政府官員和跨國食品公司之間的橋樑。

圖片來源:PubMed

在肥胖問題上,我們每個人都深有感觸,我國的倡議一向都側重鍛煉,很少從飲食的角度,倡議減少熱量攝入或減少攝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這難道是偶然嗎?而「阿斯巴甜遭到堪比砒霜的宣傳攻勢和實驗證實有害」難道也是偶然嗎?

代糖的突圍

在輿論漩渦中的阿斯巴甜破局艱難,代糖中其他的產品也在慢慢嶄露頭角。CoCo 在測試用L – 阿拉伯糖來代替普通糖。國內新興創業公司MissZero 的做法是通過天然的代糖來取代傳統的蔗糖,例如甜菊葉糖和羅漢果苷。這類代糖的特點是健康,但成本太高,原材料的價格通常是工業代糖的5 倍以上。代糖的突圍之路仍任重而道遠。但那些從不鍛煉,卻想靠著代糖減肥的人來說,你們會失望。充分鍛煉的同時,控制可樂、漢堡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入,才是健康的必由之路。我們不要把代糖妖魔化,也不要把它神聖化,不誇大,也不應忽視。

參考文獻:

[1] TOEWS I, LOHNER S, K LLENBERG DE GAUDRY D,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ak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and health outcom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and non-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 . BMJ, 2019, 364: k4718.

[2] Blackburn GL, Kanders BS, Lavin PT, et al. The effect of aspartame as par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weight-control program on short-and long-term control of body weight[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7, 65(2): 409-418.

[3] Kanders BS, Lavin PT, Kowalchuk MB,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spartame on weight loss[J]. Appetite, 1988, 11: 73-84.

[4] Knopp RH, Brandt K, Arky R A. Effects of aspartame in young persons during weight reduction[J].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A Current Issues, 1976, 2(2): 417-428.

[5] Guo X, Park Y, Freedman ND, et al. Sweetened beverages, coffee, and teaand depression risk among older US adults[J]. PloS one, 2014, 9(4): e94715.

[6] Greenwood DC, Threapleton DE, Evans CEL,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soft drinks and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 2014, 112(5): 725-734.

封面來源:站酷海洛Plus
圖片擷取自freepik

生物學霸

作者

生物學霸

生物學霸是中國丁香園旗下專為科研人員打造的公眾號,在這裡可以免費下載文獻、查找實驗 protocol 和優質產品、獲取實用科研乾貨、覽讀科研趣事與心得。丁香園是中國領先的醫療領域連接者以及數字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商。成立19年以來,丁香園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醫療學術論壇及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實體診所。通過專業權威的內容分享平台、豐富全面的數據積累、標準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丁香園連接醫院、醫生、科研人士、患者、生物醫藥企業和保險,覆蓋千萬大眾用戶,並擁有550 萬專業用戶,其中包含200 萬醫生用戶。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