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編輯

作者

程婷 編輯

曾任職媒體機構,熱愛簡單的科學與醫學新知,用簡單的文字,協助大眾快速理解最新的技術與知識。

亞洲生技大展 英國公司跨海尋找合作夥伴

在全球醫療需求驅動下,人們對疾病治療的精度、準度和效度的要求越來越嚴苛,讓藥品、醫材、基因檢測、營養補充等方面的需求大幅提升。為加速英國與台灣在生技產業的合作,英國在台辦事處於亞洲生技大展期間開辦攤位,分別邀請Yourgene Health、 Kheiron Medical 、Oxford Genetics、Life Science Group (LSP)一同參與

產業結盟拚速度 新光醫院將提供細胞治療造福病友

隨著衛福部特管辦法的開放,新光醫院與尖端醫在7月簽訂MOU,也陸續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細胞治療計畫,並於今年亞洲生技大會 (BioAsia)聯合展出個人化「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做法,結合「基因檢測智慧平台」與「精準醫療個案管理平台」,為病患開啟新選擇。

左撇子真的更聰明嗎?用科學論證告訴你

有三位世界名人,分別為拿破崙、達文西、愛因斯坦身上找一個共同點,你猜是什麼?千萬不要說,他們都是男性,歷史偉人女性本來就不多啊!!!!!!也許有人已經發現,他們都是左撇子。不知道何時開始,僅佔全世界人口10%的群體成「聰明」的代名詞,只要一提到「左撇子」三個字,就自動跟聰明綁上了關係。對於這不科學的說法,各位看官認真覺得可以接受嗎?

吃蛋對心臟不好嗎?看看醫學博士們怎麼說

雞蛋問題多嗎?其實,Google一下,相關新聞問題還真不少,乃卡巴精毒蛋、芬普尼毒蛋、心臟病、營養攝取問題,讓大眾對吃蛋這件事都開始產生危機感。今天要來談談,大家很在乎雞蛋食用問題。有人說每天需要吃一個蛋,因為雞蛋營養豐富,但也有人說不應該每天吃一顆,避免高膽固醇,感覺這邏輯也沒錯,那到底哪一個問題才是對,看看醫學博士們怎麼說。

英國研究:白藜蘆醇可保護心臟!爭議研究再掀學術論戰

喜歡喝紅葡萄酒的朋友注意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發現,白藜蘆醇經氧化蛋白質機制,可誘導氧化的是心臟保護因子 PKG1α,促進對心臟的保護,研究結果發表於《 Circulation(循環)》上。在研究領域中,白藜蘆醇的地位經常反反覆覆,原因在於一名專門研究白藜蘆醇的科研人員被爆出研究數據造假,讓白藜蘆醇的神奇功效開始遭到質疑。到底紅酒內的白藜蘆醇有沒有好處,一起看看專家怎麼看。

聽過腫瘤電場治療嗎?應用技術顛覆抗癌的認知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抗癌武器,從 N百年前的嗎啡止痛開始,逐步發展出切除腫瘤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幹細胞移植、標靶治療,甚至是免疫療法,其實這些抗癌武器目標非常明確,成功挽救罹癌患者的性命即可。目前腫瘤電場治療是一項抗癌的黑科技,可應用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GBM,是一種高復發性的腦癌),利用特殊頻率的電場,破壞癌細胞的分裂,讓癌細胞自爆,對付癌細胞的過程宛如一場奇幻電影交戰,這樣的治療技術也廣泛進入不同癌症的實驗階段,目前研究上已寫下對抗6種癌的新歷史,包含臺灣最恐懼的「肺癌」。

30歲罹患巴金森氏症 他選擇腦深層電刺激「重獲新生」

1999年Jim McNasby才30歲,他被醫學判定為年輕型巴金森氏症患者。在過去的觀念中,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多數發生於50歲以上的年長者。McNasby表示,當時我的醫師不認為20多歲的人有機會罹患上巴金森氏症,因為在醫學界Michael J. Fox才剛剛提出巴金森氏症有早發型的可能。目前藥物治療只能演緩無法控制病症時,McNasby在2019年決定接受深層腦部刺激器,歷經幾次手術與調整,手、腳逐漸有感覺,在2019年的3月5日,他感覺自己重獲新生。

美國研究:餐餐9分飽,可降低心臟、代謝疾病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吃太飽對身體不好,最好能掌握「七分飽」原則,無奈有些美食讓人食指大動,只要稍微放縱一下,立刻管不住的嘴巴,造成吃太飽的窘境。其實,吃飯掌握七分飽的原則,對老外也是一種折磨,因此美國杜克大學開啟兩年的CALERIE計畫(減少能量攝入的長期效應綜合評估),讓熱量限制組的健康年輕人每天平均少攝入11.9%的熱量(9分飽),經檢測發現熱量限制組的各項心臟代謝風險指標數值都顯著下降,這些數值下降不僅對心血管健康有極大好處,而且體重平均下降7.5公斤,這項成果也刊登於《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