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胃食道逆流患者的胃藥全部「白吃」!醫師提醒可能造成食道癌

尚未有留言

隨著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多國人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食道逆流好發在不同的年齡層,有可能因為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或是功能性異常導致。由於胃食道逆流是胃酸向上流到食道造成,醫師提醒,食道在反覆侵蝕後,可能造成早期食道癌病變:「巴瑞特食道症」。

胃食道逆流患者中 有30%的人白吃胃藥

排除藥物副作用、懷孕等因素,多數胃食道逆流多因飲食習慣造成。黃天佑醫師表示,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而胃部的東西逆流上去便會造成食道的侵蝕。根據最新研究,會侵蝕的不單只有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也會造成侵蝕和症狀,倘若對胃食道逆流不予理會,而食道經過反覆的侵蝕後,有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的「巴瑞特食道症」。

大部分的病人服用胃藥,並調整作息後就能得到改善;但在台灣有將近30%的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服用胃藥卻是白忙一場,不但辛苦也要承擔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即便照胃鏡顯示已經改善,症狀仍然無法獲得緩解,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也看不出異常。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說,這30%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本身有功能性問題,必須透過更精確的檢查來釐清病因,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這也是亞東醫院設立台灣第一個「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的原因。

「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為健保門診,但不能夠直接掛號,而是只收治其他醫師轉診過來,吃藥無效的胃食道逆流病人。

不一樣的檢查方式 找出真正病因

要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亞東醫院今年2月新開「腸胃道功能併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將針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吃藥卻沒效果的民眾,在門診進行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透過檢查,可以找出有功能性問題的胃食道逆流患者。

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

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檢查,是將一支軟式導管經由鼻孔進入食道及胃內放置,這條導管上面有36個監測點,每個側壓點上有12個環狀壓力監控點,所以整條導管有432個壓力測量點,檢查過程中透過喝水吞嚥反覆10次,來評估測量上、下食道括約肌及食道體三個部分的長度、靜止壓力、吞嚥時的收縮和壓力高低,以及吞嚥時括約肌的弛張情形。每階段的壓力變化數值會經由導管電容式晶片回傳給電腦作紀錄及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透過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式,來評估胃食道逆流是不是因為食道功能性問題所引起,例如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當然除了胃食道逆流,若你有吞嚥困難等功能性疾病,例如: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擴約肌閉鎖不全、食道痙攣或橫膈膜疝氣變形;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檢查對上述疾病的診斷,是絕對有幫助的。

食道胃酸鹼度檢查

黃天佑醫師表示,若透過食道功能蠕動檢查後,確認你食道蠕動功能是正常的,但是還是常常胃食道逆流,這類民眾就會建議來安排「24小時酸鹼阻抗檢查」或是「96小時無線膠囊酸鹼測試」,這兩種檢查工具主要讓醫師了解胃食道逆流的型態,我們可以透過檢查時間來了解究竟逆流了幾次、有幾次酸性逆流、姿勢改變時會不會引發逆流(例如睡覺)、你的症狀跟逆流是否相關,可以透過機器檢測和你的生活紀錄本,來了解食道逆流的狀況,醫師再根據這些紀錄,可以更客觀的去診斷,並給予臨床建議。

目前「24小時酸鹼阻抗檢查」是健保有補助,檢查時導管會從鼻腔放置到胃,進行24小時的監控,但是因為須從鼻腔放置,或多或少會有較明顯的異物感及不適,而「96小時無線膠囊酸鹼測試」可以直接從嘴巴把導管放置到適當的位置後,把監測膠囊固定在食道壁上進行96小時(4天)的檢查,檢查過程中比較舒服,也可以維持正常作息,因為檢查時間較長,更容易去觀察胃食道逆流的情況,惟此膠囊目前尚無健保給付,病人須自費。

另外,需盡早治療的食道弛緩不能,常常因為延後診斷導致治療效果不佳,若提早治療恢復也較好。而除了傳統手術外,本院也有最新的體表無傷口之『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來治療食道遲緩不能。

小心吞嚥困難 醫師有解

吞嚥困難症狀之成因有許多,大致上分為良性與惡性病因,良性成因包括有胃食道逆流症、食道發炎潰瘍、異物卡住、食道神經過度敏感、食道弛緩不能、甲狀腺腫大等病因,而惡性成因包括有食道癌或是咽喉、甲狀腺或縱膈腔惡性腫瘤壓迫所導致。其中「食道弛緩不能」(achalasia)發生率大約10萬分之1,主要因為食道腸肌層神經叢(myenteric plexus)中的副交感神經節細胞減少,造成食道與胃交界處賁門附近的下端食道括約肌肉,持續地收縮而無法放鬆,導致食道內的食物無法順利進入到胃部,造成神經叢減少的原因目前不是很明確,通常好發於20至50歲發病,常見症狀為吞嚥困難、胸痛、進食後吐出完全沒消化的食物以及體重減輕,病程通常為慢性長期發生,治療上主要有以下選擇:腹腔或胸腔鏡手術、經口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經口內視鏡局部肉毒桿菌注射,以及近年來發展新穎的「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POEM;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目前經口或肛門內視鏡技術的進步,針對以往必須外科手術治療的疾病,都可以做到體表無傷口、恢復快、保留大部分正常組織以及生活品質較佳的取代治療方式。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併發症可能發生,嚴重者可能要開刀處理。此外,目前健保並沒有給付新穎的內視鏡治療耗材及技術的費用,病人必須部分自費來接受治療。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