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非高齡者專利  殘扶險減輕照護負擔 

尚未有留言

台灣人口結構逐漸改變,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預計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長者將佔總人口數的20.6%,國民平均存活年齡上升,人口結構老化,使許多老年照護問題浮現檯面,長照成為近年備受重視的議題。當台灣已搭上高齡社會的失速列車,在政府配套或援助不足時,你是否準備好面對長照的經濟壓力 ? 無疑是每個家庭都可能要面對的考驗。長照絕對是未來不可忽視的議題,也是每個人必須謹慎以對的風險。

長照並非高齡者的專利 

但是長期照護並不僅只是限於對高齡長者的照護,因為根據統計,真正超過65歲的老年人其實只佔37%,有許多需受長期照護者都還沒有滿65歲,都還具有勞動能力,甚至肩負著家庭經濟支柱的責任。有數十萬本來應該有工作能力可為家庭賺取收入的人,現在這些人的家庭卻因疾病而陷入困境。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15年第二季,全台共有1,145,043名身心障礙者。而且這些失能人口因為少子化、高齡社會,而快速成為社會顯而易見的不定時炸彈。而受照護的原因,多數以四肢障礙造成的身心障礙,反而是現今人們提及「長期照護」就立即想到的失智症指佔據 2.86%,再再說明不僅只有老人才得需重視長時照護的保障。衛福部2011年所做的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調查報告指出由於要照顧身心障礙者,造成家庭中沒有任何人具有經濟與工作能力者,即高達17.3%。2040年的台灣,可能每11人就有1人是身心障礙者

有些照顧者是家庭成員本人,甚至影響到工作與經濟。漫長的照護時光是經濟與心靈的長期消耗戰。照護所需的各項費用不僅讓個人及家庭負擔沉重,如果照顧者是父母、子女或配偶這些最親近的人,更造成時有所聞的家庭悲劇。即便全民健保大幅改善就醫的經濟負擔,但每一位受照顧的失能者平均存活9.9年,長期照護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這是為什麼呢?舉例來說,無論是自行照護或送往機構,每月都必須產生數萬元的支出,從各項耗材到聘請看護、營養品,照顧一位失能者平均每年就必須支出數十萬元,經濟壓力上的問題就可能摧毀整個家庭。若家中無人負擔經濟生產,這些長照費用究竟該由誰負擔?實際狀況是政府的補助並不能涵蓋照護者及受照護者的多數需求。對於經濟原本就有問題的家庭,只要出現一個需受照護者,那麼這個家庭可能就會因此而瓦解。

新興險種殘扶險 更有效涵蓋各種照護狀態

除了政策協助,民眾該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有保障呢?或許商業保險可以提供有效的協助。隨著長照議題逐漸為國人重視,各大保險公司也持續為長照保險商品加溫。可是民眾若要透過保險來轉嫁相關的經濟風險,該如何選擇呢? 目前與長期照護有關的保險商品有三種:長期看護險、殘廢險(含殘扶險)、特定傷病險(分次給付型)。然而這些商品真的有保障嗎?

專業保險經紀人楊展宸指出這三類長照險種中,以『殘廢扶助險』(以下稱殘扶險) 的保障涵蓋範圍最全面,涵蓋身體各種部位。殘扶險依據身體損害程度不同而制定11種不同的等級,理賠條件比其他長照險種來得更為彈性,是理賠條件較好也較為寬鬆的險種。一般人認知的長照相關疾病如失智、中風、精神疾病也包含在內,甚至中樞神經病變如腦癌、帕金森氏症等也被囊括在報帳中。楊展宸經理人指出建議要投保長照保障者,應該以殘廢險、殘扶險為主。而長期看護險的認定則較為嚴格,儘管只要符合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即達到理賠條件,不過必須經由專科醫師診斷被保險人是否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者認知功能障礙二者其一,並且依據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診斷判定症狀持續長達6個月以上即符合條件。可是這個險種的附帶條件是每次給付時即必須重新再判定,若不符合繼續長照看護狀態就會停止給付。從保險條款的限制來看即便雙眼全盲在其他保險種類已屬於全殘,可是因為有些患者仍具自行生活能力,仍然無法符合長期看護險的理賠要件。而且有些被保險人若是治療或失能狀態好轉,在下一次給付時,並未持續符合巴氏量表之持續6個月的符合狀態,即立刻停止給付。

許多民眾都誤解長照只與老年人相關,其實年輕並不能完全排除意外與疾病的發生,反倒是擔負經濟責人的年輕人若罹患疾病或身殘,由於餘命更長,對家庭的影響更為巨大。只以意外險並無法轉移若發生疾病或身殘所產生的巨大風險。若民眾要規劃對於自己更有保障的保險布局,更應該重視疾病與意外皆可涵蓋的與給付的殘扶險,慎重規劃自己與家人更穩妥的保障,如此一來既可確保年輕時能足以轉嫁風險,又可確保老年時有基本保障以用來減輕子女的照顧費用支出。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