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百大議題 國研院:民眾最在乎食安問題!

尚未有留言

臺灣民眾關心議題的程度,顛覆編輯過往的媒體認知!隨著科技、經濟與社會脈動的變遷,臺灣民眾關心有巨大的轉變,或許大家會認為政治是臺灣最在乎的議題,但國研院花費半年時間歸類出334個課題,以問卷分析統計出老、中、青三代關注度最高的五大議題,分別為「環境」、「勞動薪資」、「糧食」、「災害」及「能源」,尤以糧食中的「食安」關注度是最高。國研院院長王永和表示,這份報告由科政中心花費心力逐一蒐集、統計,由結論可發現這些議題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國內社會課題的全貌,可提供給政府做政策選題、與行動方案的參考。

關注度忠實反映「民心」 自身權益與日常生活課題是大重點

研究在前置議議題蒐集、歸納、定義,已耗費近半年歷程,為確認課題結構涵蓋層面的完整性,由國研院科政中心召開多次各領域專家會議來加以檢視與釐清議題的定義,整體調查過程採配額抽樣,以網路複選投票(每位受訪者有15票)的方式,於2018年10月25日至11月19日間進行調查,從20,048位受訪者中辨識出臺灣多數民眾的關注焦點。依調查結果顯示,各大類中最多民眾關注的課題分別為「源頭減量與物質循環再利用」、「食品造假與標示不實」、「氣溫異常造成農業損失與增加用電需求」,以及「核能發電的安全」;其中「食品造假與標示不實」大眾最在care

進一步分析調查結果,受訪民眾較為關注的課題普遍趨向自身權益、日常生活相關。科政中心博士林品華表示,民眾關心的議題與社會脈動有密切的關連性,例如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政策經政府多年努力成為民眾生活觀念的一部分;過往食安事件引起民眾對食材、食品的安全與健康;當然勞動就業保障的程度、氣候異常對農損與用電安全,也讓某些議題的關注度提高,但是這些議題僅反映民心重視哪些話題,不等於政策滿意度調查。

年齡、性別、區域關注的差異化最大

「過往沒有大型機構有系統整理出臺灣民眾重視什麼?而問題成為我們的研究契機。」國研院政策中心主任莊裕澤表示,可以想像嗎?要從幾萬則片斷訊息,分類出334議題、79小類,並濃縮成14大類讓民眾做初步選擇,這是一個費時的工程,另外我們也以各群體在課題的關注度指數來進行比較,分析出不同群體的差異化課題,成為關注度相差最多的課題。在不同世代的方面,存在著成長經驗與價值觀的差異,青年世代傾向於關注社會大類,如新聞品質與倫理、網路媒體內容管理、性別認同等;壯年世代較關注勞動權益與薪資及社會大類,如婦女就業、家庭暴力與虐童問題;銀髮世代較關注糧食大類,例如農作物的產銷失衡、食物中毒事件,以及與自身權益相關的中高齡與高齡者再就業課題。

在性別的差異則反映出角色的設定,女性較關注勞動權益與薪資、教育等大類,男性則較關注能源、災害,主要是核能安全、穩定的能源供給、豪雨成災等,顯示男性受訪者對於家庭以外的公共議題更加感到興趣,例如安全又穩定的能源政策或治水成效等,較容易引起共鳴。另外,在區域群體的比較上,北部民眾偏好關注社會大類的課題,例如新聞品質與倫理、網路媒體內容管理;中部民眾關注大氣與環境相關領域南部民眾較為關注災害大類的課題,特別是豪雨成災,尤其是2018年8月的數場大雨,對南部地區重大災情,也加深南部民眾對氣候災害課題關注度相對提高。

莊裕澤指出,「關注度」不代表政策滿意度,僅代表民眾關心什麼議題、問題,但對於未來的後續研究,能看出臺灣整體社會的變遷方向,經這次國研院科政中心系統性的調查方法,提供科學性證據辨識出民眾關注的重要課題範圍,並且進一步分析出不同群體間的差異化課題,有利於引領臺灣科技政策的研究與發展,未來相關研究也將持續深化與探討下去。

程婷 編輯

作者

程婷 編輯

曾任職媒體機構,熱愛簡單的科學與醫學新知,用簡單的文字,協助大眾快速理解最新的技術與知識。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