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的?切除闌尾可降低19%巴金森氏症風險?

尚未有留言

闌尾是小腸和大腸交界處的一段腸子,一端是盲端,一端開口於大腸。目前闌尾的作用還沒有完全明確,大多數人甚至忘記他們有闌尾,覺得它沒什麼用處,除非發炎引起劇痛才會使人想起它的存在。近日有項研究表明闌尾或許與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有關!研究人員分析瑞典國家健康數據庫近 160 萬人的醫療紀錄,發現早年動過闌尾切除手術的人,晚年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大幅降低 了19%以上。

切除闌尾的患者  平均發病時間比未切除的晚了3.6年

有趣的是,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居民這種現象更為明顯,他們在闌尾切除手術後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降低了25%。巴金森氏症在農村地區的發病率較高,這種疾病在非城市環境中較為普遍。由這項研究得知,闌尾可能與巴金森氏症罹病風險有潛在的因果關係,這是有待科學家們需要後續更深入的探討。團隊還研究了一個小規模的數據庫,來自850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就醫紀錄,他們發現那些曾經進行過闌尾切除手術的患者,平均發病時間比未切除的患者晚了3.6年。

闌尾中的α-突觸核蛋白不是帕金森氏症的唯一原因

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大腦內黑質部的「多巴胺神經元」的退化所造成。多巴胺神經細胞負責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化學傳導物質,它負責協調我們的運動功能,使我們得以完成精細複雜等動作。正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巴胺神經細胞的數量會逐漸的減少,但是巴病的患者在減量的速度上較一般人快許多,當細胞分泌的多巴胺濃度低於正常人的百分之八十時,臨床上就會出現巴病的症狀。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毒蛋白質聚集體(稱為路易體)的存在可能是與巴金森氏症有關。路易體是蛋白質α-突觸核蛋白的球形團塊。

此研究的第二部分採集了48名沒有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健康人闌尾檢體,其中發現了巴金森氏症患者才有的蛋白質-α-突觸核蛋白,這表明闌尾可能是能將有毒蛋白質散播到大腦的源頭。研究副主任兼神經退化性科學中心主任Patrik Brundin表示,他很驚訝在健康人群中發現如此多的α-突觸核蛋白,且年輕人存在的數量不比老年人少。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Viviane Labrie表示:「看來,這些聚集體雖然在大腦中有毒,但在闌尾內時是正常的。這表示它們的存在不能成為帕金森氏症的原因。」科學家們清楚地表示,闌尾中的α-突觸核蛋白絕對不是帕金森氏症的唯一原因。事實上,這項研究的關鍵謎團在於這些特定有毒蛋白質如何積累?然後是如何從闌尾擴散至大腦?

若非必要 千萬不要亂切除闌尾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罹患人口不到全球的1%,雖然這項研究顯示闌尾可能是其源頭,但也不排除腸胃道還有其他地方也藏有大量有毒蛋白質,另外也指出了腸-腦連接的重要性。科學家們都表示,人們不應該因此馬上跑去切除闌尾,此研究還不能代表切除闌尾與降低帕金森氏症風險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但這項研究確實帶領科學家們對於對抗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開拓嶄新的方法。本篇論文已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

參考資料:

1.https://newatlas.com/appendix-parkinsons-disease-risk-factor/57053/

2.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might-the-appendix-play-a-key-role-in-parkinsons-disease/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