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只看西醫嗎?其實中醫也是好選擇!

在長期調理身體或肩頸痠痛時,民眾會主動尋求中醫協助。依健保資料庫統計,全臺尋求中醫治療的人口總數不過 3 成。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表示,其實中西治療方式不同,但治療感冒等急性病症方面,中醫治療效果好,且副作用少,為此公會於7月4日當天發起掛紅布條運動,共計 2800 多家中醫院同步掛起「原來,感冒可以看中醫」的紅布條,藉此推廣中醫治療的好處。

中醫特點:改善體質、藥食同源

這項標語運動起源于一位副校長的親身經驗,過去為骨刺所苦的張基郁,經中醫骨傷科治療時,發現自己感冒持症狀發作,想說人都到診所,順帶尋求中醫師協助。服用一天中藥後,感冒症狀獲得明顯緩解、沒有副作用,而且長期的過敏咳不再持續。這樣改善方式,顛覆張基郁對中醫的認知。張基郁表示,以前每年春末夏初之際,只要感冒都會有長期過敏咳嗽(西醫認定),經中醫治好長久的困擾,自己真的很開心。本身是食品科技博士的張基郁表示,自己不排斥中醫的另一原因在於,他認同「藥食同源」的理念,所以鼓勵民眾若感冒過敏,請不要太早排除中醫這個選項,說不定長久困擾的病症,會獲得良好改善,甚至跟他一樣立即見效。

感冒吃很久的中藥才會好嗎? 中醫主動來掃盲 

中醫治療感冒效果比較慢的觀點,其實多數中醫師無法不認同。長庚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郭忠禎表示,只要醫師診斷正確,對症下藥,通常吃1至3天的中藥,多數症狀能獲得良好改善或解除,而且中醫可依病情變化,醫師會改變藥方。那中醫與西醫治療方式有何不同?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多數西醫治療屬於緩解症狀,但他強調「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急者治其標」例如氣喘發作時,出現危急的症狀,恐危害病患的生命,因先需先求穩定病情解除危機,之後再追求治療疾病的根本,否則病患性命不保,一切都是空談。

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建榮進一步解釋,感冒初期中醫的藥方可活化免疫系統;在感冒中期,中西醫有類似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患者已發高燒,或有肺炎等嚴重症狀出現,應立即住院,並尋求西醫的治療。感冒的後期,如長期的咳嗽,中醫的治療就比西醫藥物的治療有效,因西藥主要是在抑制症狀,無法像中醫一樣從根本治療。有趣的是,傳統中醫在治療感冒已累積許多理論與實務經驗,但多數人仍相信醫學歷史較短的西醫,主因在於西醫對感冒症狀緩解效果較好。長庚中醫院中醫部主任楊晉瑋指出,現代中醫也講求實證研究,在疾病名稱的見解,中醫和西醫有很大的差異。

中醫 西醫
疾病名稱 風邪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診斷方式 1區分邪氣的類別

(由咽喉、痰涕類型判斷)

2判斷正氣強弱

(患者精神狀態、脈象)

3從狹帶併發症判定

1利用感染源鑑別為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

2觀察發病速度、鼻咽症狀、鼻涕咳痰狀態

中西醫各有所長 中醫:這類疾病也適合看中醫!

中西醫各有擅長的領域,西醫的抗生素使用得宜,對防治流感有極大的幫助,中醫師公會呼籲,民眾平時最好不要自行判定病情買成藥吃,最好看醫生治療,不然細菌自行產生抗藥性、不斷進化,反而延誤就醫良機。曾擔任過中醫婦科主任曹榮穎指出,長期吃止痛藥的病人,在不確定疼痛程度的情況下,經常服用相同劑量的止痛藥,對身體健康造成相當大的負擔,其實中醫可利用長期調整,有效解決疼痛困擾,如長期慣性頭痛者、女性經痛等疾病。曹榮穎也補充說明,長期服用西醫止痛藥患者,即使改用中藥處方,也不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因應超級細菌與病毒對身體負擔越來越大,西醫也對病菌的抗藥性開始煩惱。近年來,各大醫學中心也陸續成立中醫藥研究中心、中西醫療整合機構,讓越來越多西方人開始仰賴中醫的養身保健和預防疾病,也讓中醫優點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希望中醫未來可成為國人為治療疾病的選擇之一。

◎實習記者 江佩容 、紀慕妮 、傅煜鈴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