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疫苗解盲未過關 逾8成病人產生抗體

尚未有留言

這則新聞你懂嗎?看看生醫觀點,你會更了解!

中研院長翁啟惠曾說:過去沒人相信癌症也能有疫苗,因發現癌細胞上有特殊醣分子後,「癌症疫苗」不再是夢想。但乳癌疫苗試驗初步結果顯示,用藥組和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ndpoint)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

生技股浩鼎抗乳癌新藥OBI-822今天下午2時公告臨床二/三期解盲結果,運用中研院長翁啟惠醣分子技術生產的乳癌疫苗試驗未過關,初步結果顯示,用藥組和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ndpoint)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

不吃藥的前提下殺死癌細胞

研究顯示有98%的癌症病人的癌細胞與癌幹細胞都有特殊的醣分子,這種在細胞表面的醣分子,是正常細胞中所沒有的,只要疫苗能讓人體記憶這些特殊醣分子是壞東西,並啟動免疫系統,就能在不吃藥的前提下殺死癌細胞;目前藥廠的實驗,就是在證明「注射設計後的乳癌疫苗後,不僅免疫系統能產生抗體,還能有效對付癌細胞。」

樣本數不足 逾8成病人產生抗體

對於解盲結果未能呈現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翁啟惠指出,主要跟設計有關,若用一般藥物的標準來看待,將無免疫反應的病人也納入統計,加上樣本人數不足,因此才無法在統計學上呈現顯著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失敗。

翁啟惠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逾8成的病人有免疫反應,也產生抗體,就疫苗角度來看,可以說成效很好,尤其是試驗是針對末期的病人,通常末期病人免疫系統較差,若是用在早期病人身上,相信成效會更好。

翁啟惠認為,疫苗就是要讓施打的人能夠產生免疫反應,因此未必要用藥物的標準來看待,應該針對有免疫反應的病人,進一步檢視疫苗的效果,未來也希望衛福部能夠考慮,針對疫苗和藥物的不同特性,制訂更合適的臨床試驗標準。


醫藥辭典/解盲

在藥品人體臨床試驗中,會有所謂「盲性測驗」,也就是連給藥的醫護人員,也不知道給患者的試驗的是藥品或只是安慰劑,主要是避免在試驗中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臨床試驗中的醫師則擔任患者回診檢查、紀錄抽血等。「解盲」則是將盲性測驗資料開封,然後進一步進行分析試驗資料分析、彙整。

參考資料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