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心理疾病

尚未有留言

數以萬計的父母抱怨孩童對電玩遊戲上癮的症狀,他們覺得這些閃爍的圖像就像是世界上最讓人上癮的物質,家中的孩子彷彿被「數位毒品」所俘虜。他們的擔憂現今獲得背書了: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 為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中的一種新型精神疾病。

世衛組織精神衛生和物質濫用司向世界衛生大會提出新的診斷建議,成員弗拉基米爾波茲尼亞克博士向世界衛生大會提出新的診斷說:「這項新的定義並非創造先例」,相反他認為這符合現今的趨勢與發展。然而,並非所有的心理學家都認為遊戲障礙值得納入被稱為ICD的國際疾病分類中。

遊戲障礙是什麼?

ICD 是一種國際診斷標準,它定義了疾病、病症、傷害與其他健康狀況的範圍。研究人員和醫護人員利用這項標準來統計與診斷死亡、疾病、受傷和症狀。也有許多醫療保健和保險公司利用ICD的診斷標準來當作核銷的基礎。新近提出「遊戲障礙」意味著衛生專業人員與衛生系統對這類狀況存在的警覺,同時也提高患有這些疾病的人可以得到合適幫助的機會。

WHO 第 11 版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心理疾病,遊戲障礙主要被劃分為三大診斷特徵,就像其他強迫症和成癮疾病,診斷罹患電玩失調症需符合 3 個標準:

  1. 比起和他人交談互動,電玩遊戲優先於其他活動。
  2. 就算朋友變少或工作效率變差等負面效果,患者也無法停止玩遊戲,這種行為只有更加升級。根據ICD,遊戲失調是指出現「持續或複發」行為模式。
  3. 第三個特點是,這種情況會導致患者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或職業功能的顯著困擾和損害,可能包括睡眠模式紊亂、飲食失調、體力衰退,上述幾個模式須持續至少 1 年,才可診斷為電玩失調。

提出新診斷標準的世衛組織心理健康與藥物濫用部門 Vladimir Poznyak 博士強調,總體而言,主要特徵與物質使用障礙和賭博障礙的診斷特徵非常相似, 賭博障礙是另一類臨床症狀,也同時被認為是上癮的成癮症狀。他表示要做出遊戲障礙的診斷,負面的行為模式必須持續至少12個月,不能只是幾小時或幾天,但是,如果符合其他標準並且症狀足夠嚴重,則可以例外。

 Poznyak 博士也強調「全球數百萬玩家即使激烈的玩遊戲,也永遠不會成為遭受遊戲障礙的族群」他補充說,這種情況的總體流行率非常低。他強調,遊戲障礙是一種臨床狀況,臨床診斷只能由經過適當培訓的衛生專業人員進行,只能由經過適當培訓的醫師診斷,任何非專業人士都不能做出正確判別。

遊戲障礙 ? 或許言之過早

臨床心理學家 Anthony Bean 則說,將電玩失調症列為一種疾病還為之過早,他從自己的經驗表示,沉迷電玩的主要原因更似乎來自抑鬱與焦慮。當抑鬱與焦慮獲得紓解時,玩家沉迷的程度也會下降。他認為 WHO 的標準界定太過寬鬆,並沒有徹底分別遊戲失調的輕、中度與重度狀況。而且遊戲失調也可能會成為不了解電玩、沒有遊戲經驗的的臨床醫師自己的主觀認定。

但還是有歡迎這項新分類者,如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行為成癮學教授 Mark Griffiths 指出,從心理學層次來看,雖然多數人只把玩電動當作娛樂而不會成癮,而且遊戲失調玩家的比例可能只低於1%,但是新的分類將有助提供對那些成癮者潛在問題如憂鬱症等問題的治療策略。

不管WHO新的分類界定引發何種爭議,電子產品花去人們大量心神已是不爭事實,更何況那些為孩子沉迷虛擬世界而擔憂的父母。在心理學家更深入研究這項世紀趨勢之前,不妨思考一下虛擬世界是否已經干擾到你的生活。

資料來源

WHO classifies ‘gaming disorder’ a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江盛之 編輯

作者

江 盛之

擅長觀察生技及醫療時事,並關心國際間最新醫療科技動態與發展,運用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讓讀者快速閱讀並理解。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