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呼吸間漸漸消失-PM2.5的危害

尚未有留言

一張彷彿蓋著窗簾的飛機塔台照片在網路上熱傳,顯示空汙在中國影響有多嚴重,能見度近乎零,飛機航班大受影響,而近日也因大氣擴散不佳,中部、雲嘉南地區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與孩童紛紛避走,人人戴口罩自危。

341093_201311120940321fsf1

雖然人體本就有防禦機制抵禦外來入侵物,較大的懸浮粒子往往會被纖毛和黏液過濾,無法通過鼻子和咽喉,但PM2.5的定義為粒徑範圍在2.5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或更小的懸浮微粒,約等於人類頭髮直徑的1/28,如此細微以致能穿透肺泡和支氣管,引發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甚至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直接接觸皮膚甚至會導致發炎反應。 PM2.5更已被WHO認定是一級致癌物,懸浮微粒易附著戴奧辛、多環芳香烴以及重金屬等有毒物質,長期吸入會導致哮喘、肺癌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從水霧、塵埃、花粉、皮屑至人為排放廢氣、灑布農藥、肥料、以及廢棄物如畜牧的糞便遇風揚塵等,PM2.5主要來源為三種:

1.自然源:懸浮微粒 火山灰、塵灰、海鹽懸浮微 粒等(佔極少數)

2.原生性 細懸浮微粒 火力發電廠、石化工廠、一 般工廠燃燒不完全產生的,包括重金屬、戴奧辛、 多環芳香烴、及柴油車燃燒 不完全的有機碳。

3.衍生性 細懸浮微粒 工廠、汽機車、石化業排放 之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有 機碳化合物,受到日光照射 後所產生的硫酸鹽、硝酸鹽 及有機碳等細懸浮微粒。

防範PM2.5除了減少戶外活動、勤洗手與戴口罩,由於原生性及衍生性細懸浮微粒 PM2.5為人為產生,除了減少抽菸、烤肉、油炸、燃燒金紙或稻草、煤炭、石油,少騎乘高污染汽機車,通勤多走路,使用腳踏車或坐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之外,治標仍須治本,關心高耗能、高污染之產業政策如石化產業、煉鋼產業,監督政府該如何兼顧產業與環境的發展、減少工廠與汽機車廢氣排放量,才是從根源斷絕PM2.5的影響,維護你我與下一代環境與健康之道。

生醫編輯群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