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持續用藥擺脫經痛保留生機!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容易好發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即使接受開刀治療,每年還是會以百分之十的復發率逐年增加,五年高達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微創內視科主任高惠芬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除了接受手術外,術後的藥物接續治療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新型口服黃體素的使用,除了能改善疼痛、避免復發,更能保留卵巢功能。

PLOS Genetics: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遺傳學機制

近期,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助並且發表於期刊《PLOS GENETICS》的研究指出,未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與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的子宮DNA具有不同的化學修飾。這些變化涉及可以改變基因活性的DNA甲基化。甲基化的DNA區域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的階段或嚴重程度而不同,並且對參與月經週期的激素有不同的反應。子宮對激素的反應會影響懷孕和子宮組織的其他功能。

剖腹產傷口長瘤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相信許多女性飽受子宮內膜異位的困擾,一名37歲女性因剖腹產中央下方的腫瘤疼痛求醫,小腹微微凸起,但皮膚表面並無明顯異常。成大醫院婦產部黃蘭茵醫師表示,患者經超音波檢查顯示腹壁中有一低回音腫瘤,診斷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判斷應是7年前,剖腹產時子宮內膜細胞附著到腹壁傷口造成,為少見的剖腹產後遺症。

長期經痛勿輕忽 小心不孕找上妳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長期嚴重經痛、性交痛、不孕症最常見的元凶之一,每10位婦女就有1位患有此疾病,尤其好發在25~35歲的育齡婦女,此發生率是經由走進診間並確診的統計結果,但還有多少女性認為經痛很正常而沒有尋求醫師協助,這就不得而知了。

對抗子宮內膜異位症 預防勝於治療!

子宮內膜是覆蓋著整個子宮的組織,在女性生育年齡期間,這些組織會週期性的增生,然後剝落成月經。而「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造成異位生長的疾病,若是長在卵巢,就是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若是長在子宮肌層則稱為「子宮肌腺症」。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婦產科特約醫師梁玉玲表示,對抗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