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生醫獎 英美三位學者共同獲獎

尚未有留言

2019諾貝爾獎季開始,諾貝爾基金會在台灣時間下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這個獎由三人共同獲得,是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琳(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與美國醫學家賽門扎(Gregg L. Semenza)。他們的研究對於治療貧血、癌症以及不同疾病上,能帶給醫界新的治療策略,造福人民。

外媒報導,卡洛琳學院諾貝爾大會在瑞典宣布,三人的研究發現細胞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量,揭露細胞如何適應不同氧氣供給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在貧血、癌症以及其他疾病上建立新的治療策略。

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

維基百科說明,William G. Kaelin Jr早期的工作是研究與細胞增殖有關的E2F蛋白。之後他研究了希佩爾-林道綜合徵(VHL)。他發現VHL蛋白參與缺氧誘導因子(HIF)的標記從而抑制它。氧氣不足,則HIF的羥基化程度低,則無法正常被VHL蛋白標記,從而啟動血管的生長。這對理解細胞信號傳導做出了貢獻。他的小組還研究了RB-1以及p53癌症抑制基因。

 

賽門扎(Gregg L. Semenza)

維基百科說明,Gregg L. Semenza的知名研究在於對生命系統如何利用、調節氧氣之研究。他的團隊發現HIF-1(缺氧誘導因子-1)所調控的基因能夠作用於線粒體呼吸。它能夠指導細胞對缺氧狀況的特殊反應和心血管系統的變化。在一些癌症疾病中,能觀察到HIF的過度表達。

 

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

維基百科說明,拉特克利夫主要以對缺氧的研究知名。1989年建立新實驗室後,拉特克利夫小組考察了紅血球生成素的控制,這種物質在細胞缺氧後便會釋放。他們繼而研究了一系列細胞用於感知氧氣的分子事件。

 

諾貝爾獎小知識

最年輕的生醫獎得主,是在1923年研發人造胰島素以醫治糖尿病而獲獎的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年僅32歲。而最年長的得主,則是裴頓·勞斯,發現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在1966年獲獎,當時是87歲。

生醫獎至今僅有12位女性獲得。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推特@NobelPrize

葉立斌 記者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