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肺癌發生率已超越男性! 成長快速元兇不只是抽菸
11月17日世界肺癌日,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去年公布「109年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39年位居第一,其中肺癌更是蟬聯惡性腫瘤第1位。即使近年有較好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但患者若沒有早期診斷,治療仍相對棘手且預後不理想。
11月17日世界肺癌日,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去年公布「109年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39年位居第一,其中肺癌更是蟬聯惡性腫瘤第1位。即使近年有較好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但患者若沒有早期診斷,治療仍相對棘手且預後不理想。
肺癌不僅在台灣是主要癌症死因之一,多年來更位居癌症死因第一位,但究竟肺癌為何會一直威脅著國人的健康?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暨台灣肺癌學會理事趙盈凱醫師指出,主要因肺部沒有疼痛感覺神經,導致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因病灶轉移到骨頭造成疼痛,或腫瘤過大壓迫至氣管出現咳血等現象才發現病症,使得大部分患者發現時都為時已晚,也因此造成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肺癌多年來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衛福部最新公佈107年度癌症登記報告,有15,345名肺癌新增患者,平均每天就有42人,而女性肺癌的發生人數也首度超過大腸癌,是一大健康警訊。
肺癌篩檢共識出爐!台灣肺癌儼然已成新國病,加上許多患者確診多晚期,針對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的適用對象、規範,醫界過去仍持續討論。對此國健署攜手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共同編撰「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冊,希望透過手冊使醫療人員於篩檢前後有共同遵循的標準作業程序,使國人享有高品質的肺癌防治服務。
對胸腔內科醫師來說,「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度高,且發現時多已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不僅是肺癌中最惡霸的類型,也因為過去治療選擇有限,晚期小細胞肺癌幾乎等於絕症,讓醫師和患者既無奈也束手無策,不過隨著免疫治療的進步,目前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已看到令人振奮的效果,小細胞肺癌可望不再是絕症。
肺癌人數逐年增加,死亡率更為癌症之首,由於早期不易發現,確診時多已是無法開刀的晚期,以前一旦確診晚期往往束手無策,存活期大概只有半年,近幾年免疫療法問世後,合併化療及早使用,有助大幅延長存活期,為晚期肺癌病人帶來新契機。
肺癌是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但不同的肺癌細胞型態,治療方法與藥物大不同,手術根治更是早期肺癌才有機會!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長庚體系)胸腔內科鍾福財主任對此表示,正確診斷與分期肺癌,是正確治療肺癌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依據,快來看看醫師的分析。
近9年來,肺癌高居癌症死亡人數第一名,比起相對能在早期發現的大腸癌與乳癌,近七成肺癌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晚期,遠端轉移到對側肺葉、肝臟、腦部、骨頭等部位,因此無法手術治療,過去預後相對不佳。
高纖飲食和酸奶對心血管及腸胃道的好處已經得到許多醫學研究的證實,而現在也有新的研究證實,高纖飲食和酸奶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這項研究是由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主導,並刊登在JAMA Oncology國際期刊中。
75歲的李先生被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第四期,因慢性腎衰竭加上年事已高,第一次化療即承受不住伴隨而來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導致無法接續治療。在醫師的建議下改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治療,一年半內,肺部與對側轉移的腫瘤皆獲得良好的控制,無再惡化。雖然李先生仍不敵腎衰竭而離世,但因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PD-1治療穩定病情,讓李先生能爭取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此家屬由衷肯定免疫治療對李先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