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芒果好「毒」?營養師: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臺灣夏天是芒果盛產的黃金期,芒果本身營養價值高,但含糖量也高,因此三高與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攝取量。日前媒體報導指出,芒果與四種食物混搭容易產生毒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王香蘭表示,一般民眾食用芒果,需注意攝取頻率及攝取量,以免吃進過高的糖分。

咖啡可成為對抗肥胖的秘訣嗎?

每天上班買一杯咖啡是許多人的習慣,但你可能想不到,一杯咖啡除了能提振精神,也能有意外的收穫。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發現,喝一杯咖啡可直接影響人體的「棕色脂肪組織(BAT)」,這項發現可能成為對抗肥胖與糖尿病的新關鍵。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護眼秘訣:早期發現

有糖尿病的李小姐為一名舞台表演者,五年前使用手機時,發現漸漸看不清楚手機上的字,檢查後,診斷出黃斑部病變,經治療後視力漸漸回到正常,也開始透過血糖控制,讓疾病穩定下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表示,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

聰明挑選血糖機 穩定監測不慌糖

現代人普遍生活作息不佳,壓力太大下容易暴飲暴食,導致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提高,又常有糖友因聽信坊間流言,誤用民間療法,延誤就醫使病情加重,進而引起併發症,造成不可逆的情況發生!葉昭明藥師說,糖尿病雖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只要長期持續性監測血糖,記錄一段時間血糖的變化,醫師可透過這些數據的變化,建議適合的藥物治療及運動,並配合定期測量血糖,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癌症37年奪下10大死因榜首 肺癌最兇殘

臺灣人聞癌色變,衛福部公告臺灣人107年10大死因排行中,惡性腫瘤(癌症)再次以「余又任」的角色,連續奪得37年的10大死因的冠軍。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癌症死亡年齡多數集中55歲以上高齡族群,另外十大癌症旁行中,肺癌、肝癌連續39年排名前2名。

糖友望「食」興嘆 營養師推健康LINE一餐

面對夏季盛產的芒果、火龍果等甜美水果,以及琳瑯滿目的全榖根莖類,糖友經常望「食」興嘆。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為協助糖尿病患者日常的控糖生活,以通訊軟體LINE建立「湖心家族LINE」,輔以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發表麥得飲食(mind diet) 概念,帶領糖友健康吃、快樂動,有效控糖。

掌握「粽」點消息 成人一天不超過兩顆!

大街小巷飄出濃濃的粽香,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看著玲瑯滿目的粽子,您決定要吃哪一個了嗎?選擇的基本原則可以把握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並且於有信用的店家購買。當大量購買粽子時還要注意保存的溫度,因為炎炎夏日高溫下易造成食品的細菌孳生,並且避免反覆加熱,以維持新鮮度及食用時的口感。市售粽子原料多以糯米為主要的基底,常見的配料為肥豬肉、鹹蛋黃、花生、蝦米等組成,糯米可能對於消化不好如長者幼童、胃潰瘍及血糖需控制的人有影響,而高血脂族群則要酌減配料中的肥肉、鹹蛋黃及花生等等;因此腸胃不好、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都要注意攝取量。

牙醫診間大小事:糖尿病與牙周病有約

有些病患因為常常牙肉到處腫脹、牙齒鬆動造成吃東西不方便來求診,我會問:「你平常有沒有吃降血糖的藥?」如果回答有,我就再補一句:「那你糖化血色素多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比8%大;如果回答:「我沒有在吃降血糖藥」,那我就會說:「你應該去掛個號抽血看看血糖喔!」除了是牙周病專科醫師的直覺以外,實在是因為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係真的很密切。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awareness of four major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the defini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is that the health conditions last 1 year or longer and require ongoing medical attention or limit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r both. The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includ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s, diabetes,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disease significantly impacts personal well-being, and it is also leading nationally economic cost on certain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e extent of influence from chronic diseas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pparent compared with other communicable diseases. Based on the global status report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2014, there were 38 million people died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hich is 68% of world population. In particular, among the 38 million people, the proportion of premature death (younger than 70 years old) was over 40%. Gradually, the importance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as formally recognized over years and concluded four major risk factors: tobacco use,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poor nutrition,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

控制四大危險因素 助防治非傳染性疾病

非傳染性疾病(即慢性疾病),是一種持續且長期的健康狀況惡化或疾病,常見的四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非傳染病對於人類健康所帶來的危害非常巨大,不僅如此,對於國家經濟上的影響有一定程度上的損失,近年來其影響程度已經遠超越傳染性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全球非傳染病報告,全球因非傳染並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約佔68%,相當於每年有3800萬人死於非傳染病,且其中超過40%為70歲以下的過早死亡。相較於過去,目前全世界對於非傳染性疾病漸趨重視,針對四大非傳染性疾病可整理出有四個主要的行為危險因素,分別為:抽菸、不當喝酒、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

WINWIN打包勝利 兒童科普教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