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類食物長好菌,培養腸道健康免疫力up
打從出生那天開始,我們的腸道就會佈滿著共生菌叢,嬰兒會由媽媽的產道及母乳獲得這些益生菌種,長大以後,我們則可以從發酵食物或額外補充益生菌,攝取這些重要的菌株。而這些益生菌則影響著我們的腸道健康,換句話說,也就影響著我們身體的免疫力!
打從出生那天開始,我們的腸道就會佈滿著共生菌叢,嬰兒會由媽媽的產道及母乳獲得這些益生菌種,長大以後,我們則可以從發酵食物或額外補充益生菌,攝取這些重要的菌株。而這些益生菌則影響著我們的腸道健康,換句話說,也就影響著我們身體的免疫力!
香港2021年2月16日 /美通社/ -- 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所長王靜瓊教授近日提出如下健康貼士。王靜瓊教授是無限極健康產品(國際)有限公司的科研顧問委員會成員。
2020已接近尾聲,而今年初起大肆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未消退,雖然國內疫情看似趨緩,但國外疫情仍然嚴峻,截至11月下旬已有超過5800萬人感染、並造成138 萬人死亡。為防堵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嚴守國門,而因隨著疫情而來的是許多人的工作模式、社交方式、飲食習慣、娛樂型態都須跟著改變。居家時間變長、對疫情不安、因觀念不同而激化親友間衝突等,甚至某些國人往返國內外而關了14天的防疫監,這些都會加深人們的身心壓力,並讓原有的身心疾病更不可控。適時紓壓,能持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延長賽上持續對抗。
常常聽到老一輩人說「吃腦補腦」,然而情緒低潮、思慮不清晰,這些情緒或思考的腦汁問題,有可能靠吃來改善嗎?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蔡英傑指出,大腦的確有自己喜歡的食物,研究已經發現特定的益生菌會透過腸道神經叢調節大腦激素的分泌,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與情緒,腸道就如同人體中的第二個大腦,若適度補充特定的益生菌,就有可能吃出好心情或減緩腦部退化!
高纖飲食和酸奶對心血管及腸胃道的好處已經得到許多醫學研究的證實,而現在也有新的研究證實,高纖飲食和酸奶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這項研究是由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主導,並刊登在JAMA Oncology國際期刊中。
加拿大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肥胖的人群中,細菌或細菌碎片與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某種關聯性,而這些細菌可能就來自於腸道。這項研究已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謝》雜誌上。
腸胃不好,經常腹瀉、便祕,益生菌怎麼吃?益生菌可助增加腸內好菌數量,恢復腸道菌相平衡,有助腸胃道、免疫系統健康,開業藥師王品喬指出,挑選益生菌要能「耐熱」、「耐酸」和「耐膽鹽」,搭配幫助好菌生長的益生質,建議三餐飯後1-2小時內服用,且至少持續1-2週,尤其便祕民眾,更要多吃蔬果、多喝水,才能真正幫助改善腸胃道症狀。
「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這聽起來很像衛生教育的口號,但目前奧地利研究已證實,這論調沒有錯。研究指出,如果整顆蘋果吃光光,腸道可獲不同種類的益生菌,幫助人們抵禦疾病的侵擾,而且蘋果蘊藏1億個的微生物。乍看之下,微生物感覺定義有點廣義,有需要好好細看一下奧地利的研究內容。
暑假期間,許多爸媽開心帶孩子出國旅遊,其中不少人因國外不同的氣候及飲食,遭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而最常見的症狀為腹瀉。日前,有位林小姐帶著兒子到東南亞旅遊,孩子因一時無法適應國外環境及飲食,引發腸道菌叢失調,而出現腹瀉症狀,嚴重影響孩子食慾,加上在國外就醫相當不便,令林小姐十分憂心!所幸她帶了數包電解質液(ORS)及益生菌沖泡劑,即時讓孩子服用後,不僅腹瀉次數減少,體力也逐漸恢復。旅程後半段,孩子終於能盡情享用異國美食,盡興玩樂。
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寶寶在出生之後,最理想的食物非母乳莫屬了。母乳在為新生寶寶提供最全面營養的同時,還能提供寶寶特殊的抗體,增強免疫力及抵抗力。但有的寶寶喝媽媽的母乳卻反而會拉肚子,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