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害怕癌症治療副作用大?北醫研發「藥癌順」用藥更精準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對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影響常規治療。為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未來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

晚期癌友的大福音,台灣個人化精準醫療網成形

個人化精準醫療是世界醫療的潮流,我國致力於發展精準醫療多年,透過跨癌別的全方位基因檢測、智慧化分析,讓醫師據以進行精準臨床醫療決策,使病人獲得最合適之治療選擇,再搭配後端精準醫療用藥的合作,對癌症病人有非常大的助益,也是精準醫療的完美呈現。

腸癌微創手術輔超音波刀 有效止血又傷口小、術後康復期短

一名六十幾歲的男性在某次做甩手運動時,赫然發現腋下長了一顆腫瘤,至醫院把腫瘤切除後,才發現這是乙狀結腸腫瘤轉移出去的癌細胞,不僅如此,後腹腔的淋巴結以及肺部也已經有癌細胞轉移,讓他十分吃驚。轉診至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後,盧建璋主任建議必須趕快做化學治療控制腸癌細胞,但原本在腸道的腫瘤又有阻塞的情形,因此決定先用微創手術,將原發的腫瘤從腸道裡切除。因微創手術的術後恢復期短,患者在術後可以直接接續化學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定期回診追蹤、檢查並無大礙。

免疫治療新突破 有望減少回院次數、減輕患者身心負擔

長春藤生物科技20年來扎根於「再生醫學」及「細胞醫學」,致力研發周邊血幹細胞之應用,不僅斥資打造高規格無菌GTP實驗室,近期更將以獨步全球之技術,突破周邊血幹細胞儲存限制,預計可放大iNKT細胞數量。相較於過去欲取得足量的免疫細胞,患者需花費大量時間反覆回院施打白血球增生劑(G-CSF)、多次進行血液採集,而iNKT細胞放大培養技術突破以往技術,可望減少患者回院次數,大幅減輕患者所需耗費的時間及身心負擔。

化療抗癌不怕吐 這些方法安度療程

台灣癌症基金會曾經調查,癌症病患化療後最常見的三個副作用,疲倦、噁心嘔吐、落髮,都會讓病患對於治療卻步,或是無法順利完成療程。其中最難受的莫過於噁心嘔吐,不僅休息無法改善,還會連帶影響食慾,生活品質極差。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坦承,止吐或改善噁心,是病患是否願意持續治療的關鍵,口服、注射和貼片等藥物的止吐措施也是治療計畫重點。

研究證實:胡蘿蔔不僅是健康蔬食,也是低負擔的營養來源

有些人認為胡蘿蔔是終極的健康食品,而幾代父母告訴孩子,吃蘿蔔會幫助他們在黑暗中看見。這是真的?蘿蔔還能有什麼其他好處?又有些人認為胡蘿蔔會增加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不應食用。蘿蔔可能對血糖產生的影響,並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方法。

外國研究發現:大麻化合物可有效預防結腸癌

炎性腸病(IBD)是指影響結腸和小腸的一組慢性疾病。 其中包括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在20世紀下半葉,IBD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並且在某些國家/地區持續上升。 實際上,在美國,2015年約有300萬成年人接受了IBD診斷。這些疾病的流行最近表明,我們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加速發病。

科學家揭開大豆的迷思【下】

大豆是一種獨特的食品,可以對人體產生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研究有時會提供不清楚或矛盾的證據,但證據表明,在健康個體中,大豆具有明顯的益處,特別是作為紅肉的替代品。

外國科學家發現HTLV-1病毒誘導炎症和癌症的新機制

促炎和抗炎細胞因子的平衡對於組織動態平衡很重要。眾所周知,促炎細胞因子的過量產生促進了腫瘤的發展。人類逆轉錄病毒1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1)引起惡性和炎性疾病。這項研究表明,HTLV-1將感染細胞的免疫表型改變為調節性T細胞(Tregs),並使用抗炎細胞因子IL-10(而非促炎性IL-6)來加速感染細胞的增殖。病毒因子HTLV-1 bZIP因子在細胞因子信號傳導的這種失調中起著核心作用,並因此觸發異常分化T細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