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島國,近年來台灣在醫藥進展、科技研發、疾病防治等措施上,有大幅度的進展。早年各國曾伸出援手幫助台灣站起來,讓台灣民眾點滴在心頭,如今台灣有能力起身幫助他國,我們願意推廣自身防疫的經驗。也許,台灣走不進WHO的每場會議,我們借助傳播管道的多元性,期待台灣的防疫經驗,能成為全球防疫缺口的助力。
傳染病很特別,可跨越人種、貧富、國家、階級、信仰等因素,尤以瘧疾、愛滋病、B肝、腸病毒、肺結核、流感等疫病是台灣研究的重點。臺灣地處亞熱帶,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傳染病借助不同的媒介將病毒傳散,例如昆蟲、動物、飛沫、血液、接觸、飲水和食物傳染等。
面對飛沫風暴 台灣這麼做
藉由飛沫傳染的病毒,不外乎流感、肺結核等疾病,這類型的疾病對人口稠密的台灣影響深遠。依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Taiwan CDC)統計,1947年18,533人死於肺結核、1982年89名兒童死於小兒麻痺、1998年78名兒童死於腸病毒EV71型、2003年81人死於SARS,近期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55人死於流感。上述的數據顯示,輕忽態度不足以對抗新型的傳染疾病,台灣須積極面對,讓國內醫藥知識、科研技術與國際同步接軌。
配合WHO公告 結核病防治獲肯定
台灣最早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始於1914年的日據時代,面對1947年肺結核死亡人數的增長,戰後台灣在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外援下,走入社區對抗肺結核,並展開防治的機制。台灣在1951年啟動卡介苗接種工作,1954年成立X光巡迴隊,1957年執行第一次全國結核病盛行率調查,1957年開始免費藥物治療,並於1965年全面對嬰幼兒施打卡介苗。
經過多年的物換星移,台灣從被援助的國家,逐漸轉為自立者,面對結核病防治工作逐步掌握三大主軸,以卡介苗接種和結核菌素測驗、病人發現(胸部X光檢查與驗痰)、化學藥物治療(病人管理與免費治療)為原則,也於1997年進行山地鄉試辦實施都治計畫(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由受訓後的觀察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以上的關懷服藥,確保每一個病人規則服下每一顆藥,有效降低結核病傳染擴散的機率及治療的難度。
台灣參考2006年WHO公告,於2007年各縣市全面落實推動DOTS計畫執行,2012年疾管署邀請曾任美國舊金山公共衛生部門結核病防治計畫負責人Edwin Antonio Paz親自前往各縣市實地訪查,並針對DOTS團隊組織運作的成效評估。Dr. Paz曾表示,本次共抽訪10縣市45鄉鎮,台灣的都治運作及防治成效,比起建置初期時有明顯進步,無論中央或地方都應朝此正確方向繼續邁進。
疾管署表示,依統計DOTS計畫從2007年執行至2017年,結核病在管案數大幅降低,從440人降為152人,治療成功率提高至82.4%,在中斷治療及治療失敗率皆不到3%,該項成果獲國際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刊登,讓台灣DOTS計畫提供各國參考。
面對傷痛 台灣致力於疫苗研究
面對1998年腸病毒帶給台灣的傷痛,台灣將死亡病例轉化為疫苗研發的動力。疾管署統計資料指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1998年至2006年確診腸病毒有1560例,有40.2%屬於腸病毒71型,在244個腸病毒死亡病例中,高達45.5%屬於腸病毒71型。飛沫傳染的病毒每隔3至5年爆發一次流行,依成大醫學院教授王貞仁的研究發現,因不同基因型或與柯沙奇病毒重組所致,病毒間的交叉保護力,成為疫苗發展上的重要考量。
台灣民眾普遍認同「健康是基本人權」,儘管健保制度面臨不同的挑戰,台灣政府仍努力營運中。面對疾病帶來的傷痛,最有效的方式是以行動捍衛自身的健康,在台灣科研人員的努力下,2011年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發表腸病毒71型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確認安全性和抗體反應良好,而試驗中的細胞與病毒取得國際認證,成為全球首支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此項疫苗研發有助於全球孩童脫離腸病毒的壟罩。
因應腸病毒威脅幼兒健康甚鉅!國衛院於2017年建立「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Asia-Pacific Network for Enterovirus Surveillance, APNES),積極與越南、柬埔寨及馬來西亞等國合作,進行衛生防疫、疫苗研究等方面的開發,更有利於東南亞腸病毒流行病學資料收集與研究。國衛院董事長林奏延表示,腸病毒包含100種以上血清型,以小兒麻痺病毒、腸病毒71型、腸病毒68型及少數克沙奇病毒型別容易造成嚴重併發症;另外在國際文獻也指出,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為新生兒人數多、EV71好發的地區,「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的成立,可提供各國政府掌握疫情及病毒演化,也對新生兒的成長加上一層保護膜。
關心流感疫情 台灣啟動自製疫苗計畫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的全球性大流行一直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在20世紀中一共發生了3次全球大流行,分別是1918年H1N1、1957年H2N2,和1968年H3N2。多數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流感流行在一定範圍內,可能是社區、城市,或在一個國家中產生;區域性流感的共同特徵在於「突發性」,在2至3星期內病例數突然遞增。為監測社區流感病毒的次分型、抗原性藥變化,疾管署自1999年建置「病毒性感染症合約實驗室」,委託8家醫學中心,由各院病毒實驗室及其周邊採檢點組成主動監視系統。
在全球流行感冒的威脅下,疫苗成為各國防疫的首選,國際大疫苗廠已接受歐美等國家的委託,無餘力供應台灣等區域的緊急流感疫苗,讓台灣政府啟動流感疫苗自製計畫。2004年SARS後期所建立的防疫措施與經驗,為2009年H1N1新型流感爆發奠定良好的防疫基礎,公開計畫招標的廠商─國光生技,一個全新的疫苗廠及新的團隊在4個月內,讓台灣首次成功自製出品質符合國際標準的H1N1新流感病毒疫苗。
疫病的流行,易造成社會非常大的恐慌及經濟上的衝擊,疫苗施打不是100%防護,必須經由長期人才的孕育、監控各類病原,進一步強化疫苗效能與藥品研發能力,唯有與世界通力合作,需有計畫性的國際交流,如防疫策略交換、病原變化資訊取得等,方能有效率在疫情之初予以阻斷,並提供即時的防治措施。
疫病防治不是一國之事
由於國際經貿往來頻繁,國界藩籬不再構成疫病傳播的屏障,依全球的防治經驗來看,落實推動預防接種及提昇監視系統效能,期望提高群體免疫力,防杜疫情擴散。歷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與民間組織,持續對全球根除計畫提供經費與人力支援,協助在流行地區建立監視系統。面臨新型態病毒的挑戰,疫情防範隨著各國的法規、環境、經濟、信仰、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防疫缺口,台灣希冀落實「健康是基本人權」的觀念,將口號轉化為行動,運用國際會議交流的能量,融合各國經驗、優勢與資源,使疫病防治有效降低,提供下一代更好的生活環境。
Photo by Brandon Nickerson from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