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輸到愛滋血? 捐血篩檢有把關

尚未有留言

近日有媒體報導民眾5年前因手術進行輸血,卻於今年八月接到衛生所來電告知捐贈者為愛滋病患,對此一報導疾管署做出澄清,今年並無證實輸血感染愛滋病毒個案。

傳統檢測捐血血液品質為酵素免疫分析法(EIA),為愛滋抗原/抗體複合型檢測(HIV antibody and antigen combination assay)篩檢(第四代EIA),能大幅縮短空窗期至一到二星期。自2013年起血液基金會為進一步確保輸血安全,採用新式篩檢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Nucleic Acid Testing,NAT),此一技術的靈敏度與專一性高,直接針對血液中愛滋病毒的RNA放大並加以偵測,可在人體尚未產生抗體前就先偵測病毒核酸,比較酵素免疫分析法可縮短檢驗空窗期由22天縮短至11天,病人在醫院接受輸血,都多了一項核酸擴大檢驗(NAT)的把關。

愛滋病毒屬濾過性病毒,由於其體積極為微小,現有的檢測方法不能準確檢出病毒存在,在輸血當下無法完全檢驗出來源血有沒有病毒,大部份感染上愛滋病毒的人,要二、三個月的時間身體才能產生出足夠的抗體,而這段空窗期間,血檢雖為陰性卻具有傳染力,但每天疾管署及血液基金會都會針對新通報的愛滋陽性個案去比對其捐血紀錄,將最後一次捐血及前半年內所有捐血者名單調出來進行追蹤,以避免捐血時為空窗期所造成的傳染。

為維持供輸血液安全,衛福部建立捐血前健康篩檢、血品雙重檢驗、愛滋感染通報及捐血紀錄勾稽等三重把關機制,由捐血中心進行捐血者健康篩檢及健康狀況評估,對於民眾所捐之血液除執行愛滋病病毒、C型肝炎病毒之抗體檢驗及B型肝炎病毒抗原檢驗,而一旦接獲愛滋感染者通報,立即與血液基金會的捐血紀錄進行勾稽,並主動進行受血者健康追蹤。

依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自1984年迄今因輸血感染愛滋病毒個案,共計24名,來源為18名捐血人,最近一名因輸血感染愛滋病毒個案為2013年診斷,其輸注血品為2012年捐贈。雖有24例因輸血感染愛滋的個案,但自102年以來未再有個案發生,台灣捐血運動已發展40餘年,每年捐血民眾超過170萬人,捐血超過200萬袋,也希望民眾切勿因報導恐慌,持續發揮愛心協助更多病患獲得重生機會。

生醫編輯群 Liao

作者

生醫編輯群 Liao

生醫編輯群將致力於讓您接觸到國際生物科技的應用知識與國內外先進的生技及生醫產業相關報導,快速吸收最即時、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與生醫新知,改善醫病關係、醫療品質、正確的用藥方法。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