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短缺 台灣是解答之一!

尚未有留言

藥物短缺(Drug shortage)不只是地區性的問題,從2001年開始,已經逐漸轉變為全球性的問題。造成全球性藥物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全球性需求增加,開發中國家的醫療保險覆蓋率開始逐步增加,造成全球藥品需求急遽增加,製造廠來不及準備而造成短缺。
  2. 原物料成本上升,因為生產地的原物料或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從原料藥、製劑等成本都逐漸上升。
  3. 品質監管的成本上升,因為全球法規協和化及市場流通,世界各地的政府開始要求藥廠的製造品質提升,導致藥品產線暫時性的關閉。
  4. 匯率波動,不同的經濟體互相競爭造成的的匯率波動,影響藥品進出口的成本。
  5. 藥廠不願意銷售無利可圖的產品,已開發國家的醫療成本越來越高,導致醫療保險制度不斷壓低學名藥的價格,藥廠不願意再生產無利可圖的藥品 。

台灣製藥在參與國際不遺餘力

台灣在2013年就加入PIC/s GMP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成為該協約組織的會員,也是東亞第三個成為該組織會員的國家 ,並且在2018年成為ICH(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簡稱ICH)的第10個會員,在國際藥品法規的查驗登記品質,被世界給予好的肯定。台灣擁有高知識水平的人力、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以及較早進行自動化生產的現代廠房。使得即便國際藥廠出現藥品短缺的情形下,台灣都有相對較高品質的學名藥以供因應。台灣在全民健康保險的用藥數量中,本土藥廠暫總數量的75%,並且有一半以上的藥廠具有外銷的能力。顯見在全球藥品短缺的重要時刻,台灣高品質的製藥工業可以盡一份心力。

新興生物藥 台灣具有一定實力

另一方面,台灣對於生物藥及疫苗的研發與製造,更是有出色的能力。2018至2019年間,東亞爆發流行性感冒,顯見流感疫苗的接種是未來公共衛生防疫的重要趨勢。台灣自行研發的單醣流感疫苗,經一定的臨床實驗證實,與目前的疫苗株相比,防禦力增加3-4倍,未來透過技轉與量產,可以提供世界更好的疫苗選擇。另一方面,台灣在生物藥與生物相似藥的供應也佔有一席之地,台灣目前已經有多款生物藥或生物相似藥準備在主要國家上市。其中,中裕新藥(taimed biologics)所生產的注射型抗病毒藥物Ibalizumab,已經成為愛滋病治療準則中,對抗多重抗藥性病毒的最後防線。

民主台灣是世界的幫手

發展中國家或是未開發國家,因為人口較少,或是醫療覆蓋率低,導致國內沒有足夠的市場做為當地藥廠生產高品質藥物的誘因。台灣的藥品不只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且有相對較為低廉的成本。當台灣的醫療服務隊進行國際援助的時候,台灣的藥廠也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提供國際人道救援所需要的藥品,因台灣普遍民眾認同自己是世界公民的一份子,藥物研發與援助方面,台灣人永遠不會缺席。

藥物短缺 台灣是解答之一

藥品,在公共衛生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台灣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組織,都是自發的參與國際社會,除了加入PIC/s GMP、ICH成為會員外,更是在國際組織、人道救援,為了全球藥品法規協和化盡一份心力。在這個藥物短缺成為全球化議題的重要時刻,台灣人願意跟國際社會一起攜手合作,透過生產高品質的學名藥,為世界的公共衛生盡一份心力。

李懿軒 藥師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