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看血糖太晚了 注意「胰島素阻抗」!

喜歡吃甜嗎?! 在你花5分鐘喝完一杯珍奶的同時,每3分鐘台灣就有一人糖尿病上身!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糖尿病時鐘」越走越快!最新資料顯示,每年新增16萬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3分鐘就新增1人確診,甚至年輕人佔比也不在少數。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一般人做健康檢查時,「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等兩項血糖項目通常都是會被判定為是否可能有糖尿病的標準依據,但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型態改變,都很可能讓血糖異常提早發生,而現今更具預防醫學概念的新穎檢測「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更能早期發現糖尿病病兆!

聯安診所分析108年健檢資料庫,統計血糖相關檢項的41,487筆資料中發現,竟有高達55%「胰島素抗性指數」過高,相當於糖尿病前期,但進一步分析這四萬多筆資料中,卻只有16%「飯前血糖值」過高、5.9%「糖化血色素」異常!而其中40歲以下則佔近4成,顯示血糖過高已有年齡下探的趨勢。
 

胰島素阻抗是什麼?

胰島素是身體控制血糖的一個機制,一般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會分泌適當的量讓血糖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但若身體對胰島素出現「阻抗」反應,正常的胰島素量就沒辦法有效控制血糖。

「胰島素阻抗」就是胰島素的訊號不良,身體對胰島素出現「阻抗」反應,類似貨幣貶值,但身體為補償這樣的現象,就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工作,如同增加貨幣供給,協助穩定血糖。因此,此檢測可協助評估胰臟穩定血糖的能力,是胰島素效能的早期檢測指標之一。

臨床上,當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大於或等於2,即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風險也隨之增加,需開始注意自己否有血糖的問題。

 

糖尿病三大危險因子︰甜食、精緻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

鄭乃源院長表示,家族史、年紀、肥胖、缺乏運動都是高血糖、糖尿病的風險因素,生活作息不正常、偏好甜食、精緻化飲食等因素更息息相關。

現代人手一杯手搖飲而不自知的生活型態,無形中埋下高血糖的因子。市售含糖飲料常含「果糖」成分,果糖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增加身體的氧化壓力,不僅會增加身體局部的發炎反應,也會因為身體脂肪堆積而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可能。

鄭乃源院長提醒,日前食藥署公告修正超商、連鎖飲料店飲料標示規定,自110年1月1日起,飲料總糖量及總熱量須標示清楚,包含加料的粉圓、布丁等都要計算,因此再次呼籲國人留意糖類攝取量。
 

控制血糖3大招 糖尿病、高血糖掰掰

糖類已被大量添加進食品裡,無形中影響著健康,應有意識地避免過量攝取。鄭乃源院長表示,做好飲食及體重控制,再搭配有氧運動,其實糖尿病、高血糖的發生率可有效降低。

1. 飲食控制-低GI飲食、慢食、總量控制
越精緻的澱粉類食物(如白米飯、麵包、白麵),升糖指數(GI)越高,會使血糖濃度快速上升,造成血糖不穩定。建議可選擇低GI食物,且放慢進食速度,即可穩定血糖,並「控制攝取總量」。像是只吃水果減肥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總量若超過一天所需或是太晚攝取,仍會有糖尿病危機。

2. 體重維持-BMI ≦ 24
理想的體重維持,建議以控制BMI ≦ 24為標準,超過者,可先設定初期易達成的目標(自身體重的5~7%),待成功後會更有信心挑戰下一階段更嚴格的目標,只要能循序漸進,就能有效控制體重。

3. 有氧運動-531運動原則
有效的有氧運動,才有利於調節血糖。許多人總以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藉口,鄭院長表示,可採取最簡而易行的運動-快走,並建議採531原則,即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率達每分鐘110下。

鄭院長最後提醒,健康檢查的意義不應只落在篩檢有無疾病,更應積極在疾病可能發生之前,就要能夠察覺並在生活中落實改善,才能實踐預防醫學的理念。「胰島素阻抗指數」即是一個極具早期篩檢意義的檢查項目,可提早瞭解是否有血糖異常的趨勢,鼓勵民眾們可在做健康檢查時,將此檢測納入規劃中,讓健康檢查更為完整。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