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飄出濃濃的粽香,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看著玲瑯滿目的粽子,您決定要吃哪一個了嗎?選擇的基本原則可以把握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並且於有信用的店家購買。當大量購買粽子時還要注意保存的溫度,因為炎炎夏日高溫下易造成食品的細菌孳生,並且避免反覆加熱,以維持新鮮度及食用時的口感。
圖說: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粽」情「粽」意配料多 高危險群要注意攝取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師王香蘭表示,市售粽子原料多以糯米為主要的基底,常見的配料為肥豬肉、鹹蛋黃、花生、蝦米等組成,糯米可能對於消化不好如長者幼童、胃潰瘍及血糖需控制的人有影響,而高血脂族群則要酌減配料中的肥肉、鹹蛋黃及花生等等;因此腸胃不好、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都要注意攝取量。
一天吃幾顆好?營養師:成人一天不超過2顆
她指出,粽子搭配的配料多元,讓粽子豐富提升,這時候我們該如何選擇吃粽子即是一門學問。首先我們需掌握一顆粽子的熱量,通常一顆市售粽子熱量約500大卡左右(請參考比較表的配料與內容物),因此建議腸胃不好、糖尿病、高血脂以一天一餐一顆為限,正常成人則建議一天不超過2顆。在醬料使用部分,建議用沾的方式取代直接澆淋,並搭配一盤燙青菜、1份的水果,如奇異果1.5顆、小蘋果1顆、1/8片鳳梨等,增加飽足感及膳食纖維的攝取。
各式粽子的熱量與營養比較表
品名 | 內容物/個 | 重量
(公克) |
熱量
(大卡) |
碳水
化合物 (公克) |
蛋白質
(公克) |
脂肪
(公克) |
膳食纖維
(公克) |
養心多穀
健康粽 |
圓糯米、長糯米、多穀米、瘦豬肉、香菇、杏鮑菇、筍丁、蝦米、栗子 | 200 | 331 | 52.8 | 17.5 | 5.5 | 2 |
北部粽子 | 糯米、豬肉、香菇、花生、鹹蛋黃 | 200 | 492 | 81.7 | 12.7 | 12.7 | - |
南部粽子 | 糯米、五花肉、香菇、花生 | 200 | 436 | 48.6 | 14.6 | 20.3 | - |
鹼粽 | 圓糯米 | 100 | 134 | 30.5 | 3.0 | 0 | - |
圖說: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包粽不包重 吃完粽子記得消耗熱量
利用連續假期,提高活動狀況如飯後散步,或是放假時與親朋好友出遊,來減少熱量堆積。王香蘭表示,若民眾自行包粽子,可參考北市聯醫的「養心多穀健康粽」,以多穀米取代部分糯米,以瘦豬肉或雞肉取代五花肉、梅花肉,並運用杏鮑菇、竹筍增加咀嚼口感及蔬菜量,部分餡料與米不建議另外油炒,經滷、蒸兩道烹調方式減少粽子的熱量,讓大家均衡飲食,疾病不上門,健康慶端午。
「養心多穀健康粽」食材份量(10顆份量,1顆為330大卡):
‧米料:長糯米200公克、圓糯米200公克、多穀米200公克
‧餡料:豬後腿肉丁(或雞肉丁)400公克、杏鮑菇100公克、沙拉筍100公克、金勾蝦30公克、乾香菇10公克、去殼栗子10粒、油蔥酥10公克、蒜頭5顆
‧醬料:油25公克、醬油20c.c、冰糖15公克、五香粉1湯匙、胡椒粉1湯匙
‧其他:粽葉20片、繩子10條
‧做法:
- 粽葉水洗後浸泡15分鐘,刷洗兩面,並用沸水燙3分鐘。
- 將多穀米泡4小時,長糯米、圓糯米泡2小時(多穀米:水=1:1.2、糯米:水=0.8:1),栗子泡2小時,香菇、蝦米洗淨後浸泡20分鐘。
- 鍋中倒15公克油後,將油蔥酥及蒜頭爆香,加入冰糖及醬油炒出醬色,放入豬後腿肉丁(或雞肉丁)拌炒,加入五香粉及胡椒粉各1湯匙及半碗開水,滷20分鐘後放涼,將豬後腿肉丁夾出,剩下滷汁盛起備用。
- 鍋中倒10公克油後炒香菇、蝦米,舀1匙滷汁,拌炒後備用。
- 將杏鮑菇、筍子洗淨切丁,把杏鮑菇丁、筍丁、栗子放在鍋中加入4匙滷汁,滷10分鐘後備用。
- 將泡好的多穀米、長糯米、圓糯米用電鍋煮,煮熟後加入適量滷汁拌勻。
- 將上述備好的餡料包進粽葉,棉繩綑緊,蒸20分鐘後,即可出爐。
圖說: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