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環境的變遷,各國相繼面臨少子化、成人死亡率提升、非傳染疾病增加、高齡化社會等問題,如何奠定國家永續發展的深厚基礎,健康城市打造計畫成關鍵,臺灣擁有多樣態的環境,不同領域專家學者齊聚「2019 全球健康與永續發展論壇」,分享健康城市促成的小秘訣。
非傳染疾病(NCDs)聽起來陌生,但全球有近70%人死於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疾病包含心臟病、肺癌、中風、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產生源於酒精攝取、菸草使用、空氣汙染、運動不足、精緻飲食等諸多因素。非傳染病聯盟執行長Katie Dain指出,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給個人、家庭和社區帶來毀滅性的傷痛,因應社會經濟費用預防不足和控制不當,進一步壓垮國家衛生體系。
公民社會崛起 提升非傳染病防範意識
2008年WHO報告指出,非傳染疾病造成全球3600萬人死亡,佔所有死因的63%,其中有8成死者是中低收入國家,此項報告引起各國政治領袖高度重視,他們認為不健康人數的累積,深度影響國家整體發展,2014年WHO提出17個永續發展目標(簡稱SDGs)接替2000年千禧年發展目標(簡稱MDGs)。MDGs運用15年累積的經驗建置SDGs,從正面影響來看,菸草廣告行銷限制有助於孩童健康提升、減少鈉與反式脂肪攝取降低心臟疾病產生、國家對非傳染疾病投資每年增至1000萬、解決高醫療成本的付出等。
在負面影響上,發展度不高的國家無經費投資在非傳染疾病防治、非傳染疾病防治資源缺乏、政治承諾無法化為具體行動、國際公司的過度干預等,其中最弔詭的一點,聯合國內的138個國家進步緩慢,多數國家無法達成SDGs的目標,甚至高度發展國家表現有倒車現象。各國制定非傳染性疾病計劃和目標中,2015年僅完成33%,2017年僅48%,這顯示非傳染性疾病缺乏資金來源、國際法律規範、國家援助、公民社會的推動等。
Katie Dain表示,公民社會擁有多重樣貌,以非傳染病聯盟為例,在對抗與防治非傳染疾病方面,利用SDGs的17項目標,將研究化為行動,建立對話框架,進一步提高民眾意識,監督政府兌現責任、追蹤煙草公司、營養積分卡制度建立等,降低非傳染疾病過早死亡的比例。我們必須承認健康政治與經濟政治是捆綁在一起,因此善用幾項法則:(1)日子的建立,如世界健康日(2)人與機構的推廣,如名人、宗教、學校等(3)服務擴展,如安寧照護、社區服務。
經由社會參與、社區合作、政府領導加入,讓整體資源集中,有效推動非傳染疾病的防治,目前非傳染病聯盟已有58個夥伴,目前仍在增長。未來我們需要不同的意見領袖,無論是媒體、公民、社會均要攜手合作,建立夥伴關係,以媒體為例,具有宣傳性有利於政治議題的傳達,此外政治人物責任感的建立,有助於疾病防治的推動,因此我們需要各行各業的攜手合作,因為非傳染疾病正肆虐我們的生活,因此需要更多人的加入與認同。
醫師觀點 食物影響健康深遠
紐西蘭醫學博士Sudhvir Singh表示,影響健康成因多元,如慢性疾病、都市發展、環境永續、食物體系等因素。紐約時報新聞指出,華盛頓團隊研究指出,全球不健康的食物有1/5,可能影響高血壓的產生,而這些不健康的食物,讓近1億5千萬兒童不健康,20億成人有體重過重的困擾,甚至有8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這顯示地球的環境正持續惡化。
環境的惡化源於食物加工、食物浪費等問題,因此食物需要系統性的規劃,如農地的運用、食物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應用等。地球非常脆弱,何種食物規劃能達成2025年SDGs目標,這促成EAT團隊的誕生。EAT有20位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一同面臨營養流行病學這項巨大的挑戰,究竟我們需要多少食物?吃下多少食物?我們設定一些目標,避免造成食物體系造成壓力,同時可以採用什麼行動?
將西方飲食轉換成地方性的飲食需求,以西方高發展國家為例,攝取太多紅肉,甚至有些東西吃太少,因此須調整飲食模式,而在貧困區域人們需要較多動物蛋白,而某些區域要增加植物攝取,如堅果類,這項方針不是針對老人、慢性患者。改善公眾健康,可從水的污染、乾淨水的供應、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碳排放(農業不能增加碳排放)等著手,另外不能為增加農業產量,進而砍伐森林植物,因為地球需要更多樹木與土地吸收碳的排放。
另外,農業生產需要改變,以歐盟來講,雖然有農業政策,但對健康這個項目未列入考量中,我們需要食物政策,而非單純農業政策。幸運的是,EAT團隊和40多個城市合作,如巴黎,從採購的食物、何處耕種的食物、減少食物浪費等方式逐步改善,對城市人口的健康與環境的維護有極大的幫助。
Sudhvir Singh表示,從環保角度檢視,動物飼養佔用較大的土地面積,飼養過於密集易產生禽流感,且動物飼養目前使用過多抗生素,產生大量問題,如廚餘。以土地永續觀點來看,以植物栽種、肉類選擇方面,東方人比西方人更具優勢,此外健康食物減少30%的死亡率,因此減少紅肉類的生產、減少農地的擴張、減少肥料使用等,對人們健康與環境永續是有利的。
另外,嚴格監控機制有利健康食物的產量增加,同時對城市經濟與整體發展更有利,因此EAT團隊致力於建構新的監控機制,在土地指標中,蜜蜂和昆蟲數量驟降是一項危機,因蜜蜂減少,降低蔬果的生產。食物系統性規劃牽涉不同層面的運作,需要龐大的專業與經驗支撐,因此我們必須跨領域合作,讓不同專業的人士加入我們,進一步協助不同城市的健康維繫,以利完成2025年SDGs目標。
健康城市的建立 仰賴地方經濟支援
健康城市的建立,仰賴公民社會崛起、經濟政治支援、健康食物供應等各項因素。前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表示,臺灣各界對健康普及推廣不遺餘力,各行各業願意跨越政治、地域、個人立場貢獻一己之力,以地方政府首長為例,他們願意貢獻自身專長與經驗,與不同身分、國家的人群分享自身成功的經驗。
嘉義市市長黃敏惠指出,嘉義是臺灣民主的聖地,另外嘉義具有兩項優點,其一培養無數醫療人員,其二我們擁有對人的價值的疼惜與尊重,在這兩項基礎上,嘉義有能力推動健康城市的建立。地方政府利用在地既有優勢與資源,個人以「勇媽」角色發揮臺灣媽媽精打細算的特色,讓嘉義市從健康城市轉型為高齡友善城市、嘉義市校園建構食的教育、建立地方全方位照護、空汙指數下降等方針出發,其中尤以全市公辦營養午餐,聘11位營養師位學童營養把關、登陸,其餐點美味程度,促使英國女童瑪莎在自身部落格表示,對比自己的校園午餐,臺灣營養午餐豐盛度,讓她羨慕不已。
聽過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臺灣國際體人三項嗎?不用懷疑這是臺東知名活動。前臺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在座的各位知道嗎?2009年前臺東是好山好水好短命的地方,當地居民因病而窮,因窮而病更重,因此善用個人過往服務金融業的經驗,不能將政府經費直接花費在居民健康照護上,必須先存富於民,進而維繫臺東民眾的健康。由地方政府帶頭規劃國際性觀光活動,提升當地民眾就業機會,等地方有盈餘,逐步協助2000名民眾戒酒、規劃ICT(信息及通信技术或資訊通信技術)串聯地方健康服務等,達成臺東的寧靜革命。黃健庭表示,臺灣各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地方資源,因自身出身臺東,理解臺東環境的優點,並建立媒體所描述的「熱氣球經濟學」,促使每年有600萬的觀光客前進臺東,並獲得全球10大新興旅遊都市、ICF Smart 21智慧城市等各項國際肯定。
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自豪的表示,「連江縣有一項傲人的成就,因為此地科研計畫,有效降低胃癌發生率,並獲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雙重肯定。」劉增應表示,自己是一名醫師,自醫學系畢業與受訓後,返鄉服務連江縣醫院,自身所學回饋地方的栽培,投入大量的時間改善馬祖居民的健康,未來將借重交流的經驗,將地方經濟發展與開源節流經驗,優先列為優先處理事項。
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from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