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防治有成 每4 位感染者中有 3位已無傳染力

台灣在新冠肺炎防疫成果全球矚目,在愛滋防治上也成績斐然,截止去年底,台灣愛滋防治已達到「88-92-95」,可望在今年底順利達到90-90-90的階段目標。和去年同期相較,台灣愛滋新感染人數已達15年以來新低。在抗病毒藥物的有效控制下,感染者身體健康狀態及壽命與常人無異,威脅健康的不再是愛滋病毒,而是其他的慢性病、癌症及社會上的歧視。

 

愛滋防治有成 但延遲診斷比例仍超過3成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提出90-90-90計畫,在2020年前達到,90%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狀況、90%感染者接受適當治療、90%成功抑制病毒量。台灣累計新個案下降20%,達15年來同期最低;死亡人數也逐年下降,防治成果達到「88-92-95」的優異成績,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除了政府及民間團體推廣外,也因有先進藥物,像含3種抗病毒藥物的嵌合酶抑制劑,一個月內就可以壓抑病毒量達測不到,且副作用低又安全。第一個九十預估會在今年年底達標,屆時感染者中將有79%達到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的狀態。

雖然新增感染者逐年創新低,但2019年延遲診斷比例仍高達36%,意即確診時已發病、或免疫力下降。洪健清理事長指出,異性戀延遲篩檢比例為同性戀族群的3倍,異性戀多逃避、忽略、認為自己不會得病。他呼籲,愛滋篩檢應該漸趨常規化,只要有過性行為就應該要做篩檢;而持續無套性行為者,則建議每3至6個月至少篩檢1次。此外,還可以透過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來預防感染。

 

5名感染者就有1人重鬱症 愛滋歧視降低感染者生活品質

感染者穩定治療後,其身體狀態及壽命與常人無異,且感染者年齡逐年上升,威脅健康的不再只是病毒,而是因老化、生理機能退化的慢性疾病。洪健清理事長提到,因病毒使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容易使老化提早,更因早期的抗病毒藥物副作用,易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因此感染者除穩定控制病毒量之外,同時也要戒菸、均衡飲食、運動,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最新研究顯示,感染者患有重鬱症的比例達2成,洪健清理事長分享,社會歧視影響的除了身心狀態,也會讓患有三高等慢性病的感染者,降低尋求醫療或其他社會支持的意願,甚至影響服用抗病毒藥物的順從性。

 

法條大幅落後科學 21條規範淪怨偶威脅工具

感染者生活品質低落,主因也包含感染狀況曝光、擔心被歧視、傳染給他人等,社團法人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中的第21條規範,設立於30年前,未俱時與進,讓感染者半數以上認為被當作罪犯看待。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以及愛滋權促會秘書長林宜慧共同呼籲,感染者經穩定治療達U=U,不但健康狀況與常人無異,也不會再透過性行為傳染給他人,希望社會大眾增加知識,減少歧視。

截至去年底,正式起訴的20個案件中,有17件判決有罪,其中13件皆為「未遂」,林宜慧秘書長分析,多數案件中無人實際受到感染,但感染者卻平均被判近3年的刑期,其中還包含不具傳染力的感染者。且條文中5至12年有期徒刑,屬重傷害罪刑度,但現今愛滋已不是絕症,刑度不符合憲法比例原則。此外,閨房之事舉證困難,難以證明感染者是否隱瞞身份,實務上此條已淪為威脅條款,如怨偶恐嚇若分手就要提告。

許多重要國際組織均呼籲,各國應檢討不合時宜的愛滋相關法條,並將最新的科學證據納入法律參考。林宜慧秘書長指出,第21條的修法倡議,已於7月間通過聯署門檻,並獲得疾管署回應,將朝修訂「危險性行為之範圍標準」方向研議,期待相關主管單位能夠儘快正式公布實行。

 

公益月曆聯合勸募活動  共同推進零愛滋歧視社會

為提升民眾對愛滋認知與預防知識,並創造健康友善、零歧視的社會,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與11個愛滋相關非政府組織18日共同宣布,第二屆愛滋聯名公益猛男月曆聯合勸募活動正式啟動。即日起到1月31日止,只要捐款新台幣350元以上給任一參與活動的NGO,即可獲得限量愛滋公益猛男月曆一本。此外,還可以前往全台7-ELEVEN透過ibon便利生活站,列印購買隱藏版的猛男海報與明信片!期盼大眾響應,希望普及愛滋認知與預防知識,創造健康友善、零歧視的社會。

 

健康醫療網

作者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正確的健康觀念!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