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入侵餐桌的 E 型肝炎病毒

當您徜徉於拿破崙的故鄉 ― 距離蔚藍海岸地區 200 公里的科西嘉島,在卡爾維城堡一邊隨著複調歌曲節 (Festival des chants polyphoniques) 的節奏搖擺,一邊品嘗當地傳統美食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桌上那盤令人口水直流的豬肝香腸 (figatellu) 裡頭可能正潛藏著 E 型肝炎病毒,恐讓你一趟美好的旅程變成一生的痛苦回憶……

E 型肝炎病毒的捕獲過程

從命名即可知道,相較於 A 型與 B 型肝炎病毒,人們較晚意識到 E 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在 1978 年,北印度的查謨及喀什米爾省有數百位民眾感到不適,其中有 4 位男性與 6 位懷孕婦女因此死亡 [註 1];之後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更爆發一波數千人死亡的大流行,且大部分的死者是懷孕婦女 [註 2]。這兩起疫情都被認為是由一種經飲水傳播的肝炎病毒所引起,不過其真面目直到 1983 年才由蘇聯科學家Mikhail Balayan 所揭露。Balayan 博士做了一個噁心的實驗:他從在阿富汗感染此病的蘇聯士兵取得糞便,再加到優格裡,自己喝下去後果然成功誘發肝炎。接著他再從自己的糞便分離出病毒,然後注射到猴子體內,結果也讓猴子出現類似肝炎的症狀。雖然電子顯微鏡下分離出的病毒與 A 型肝炎病毒外觀相似,但因 Balayan 博士對 A 型肝炎具有抗體卻仍出現肝炎症狀,故推論這是一種有別於 A 型與 B 型肝炎病毒的新品種,因此命名為 E 型肝炎病毒 [註 3]。

E 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組成和基因型

E 型肝炎病毒為單股 RNA 病毒,遺傳物質僅約 7,200 個核苷酸,其中包含較短的 5’ 端及 3’ 端不轉譯區域,以及中間三段不連續而部分重疊的開放讀序框架 Open Reading Frame 1-3 (ORF1-3)。5’ 端的序列與病毒傳染力有關,而 3’ 端則包含順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可調控病毒的複製與轉譯 [註 4]。ORF1 占全病毒 RNA 全長的三分之二,可由此轉譯出病毒在複製過程所需的非結構性蛋白質,而且各品系 E 型肝炎病毒的基因體長度差異也主要由這段序列所決定。ORF2 則可轉譯出病毒的蛋白質外殼,而 ORF3 則與 ORF1 和 ORF2 有部分重疊,可轉譯磷酸蛋白幫助病毒複製及生存。感染人類的 E 型肝炎病毒根據完整基因體和 ORF1 及 ORF2 的部分變異區段,可大致分為四種基因型 (1-4) ,其流行區域與傳染途徑上也不盡相同。

基因型 1 和 2 較早被發現,主要經由被感染患者的糞便所污染的水源與食物傳播,於非洲、亞洲、及墨西哥等開發中地區較為盛行。這些地方可能因為地下水管出現裂縫且供水時常中斷,導致間歇負壓讓下水道的髒水吸入自來水管;或因為習慣上將人畜排泄物直接排放至河川,其中的病原體在發生豪雨或洪水時,就會大量污染飲用水而造成大流行。基於這些原因,當地居民有相當高的比例曾感染過 E 型肝炎,也多帶有抗 E 型肝炎病毒抗體。後來又再發現基因型3的病毒,屬於人畜共生型,也會出現在家豬、野豬、以及鹿的體內。吃進沒確實煮熟的豬肉製品,像是科西嘉島的豬肝香腸,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引發感染,所以基因型 3 反而是歐洲、美國、澳洲等已開發國家的主要 E 型肝炎品系。至於在中國、台灣、與日本流行的基因型4 E,同樣也是經由食物傳染 [註 5],但由於基因序列與基因型3略有差異,故被獨立出來自成一型。

抗 E 型肝炎病毒 4 兄弟的對策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肝炎,E 型肝炎的症狀確實比較輕微,但仍有可能造成慢性肝炎或死亡。其中對每年消費一千萬頭豬的台灣來說,基因型 3 和 4E 更是不可忽略的威脅。歐盟近年不斷針對境內野豬和家豬引起 E型肝炎的風險發布警告,因為像是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南法等地區,都有直接將生豬肉醃製或燻製的特色料理,讓病毒有傳播的機會。而雖然目前已有 E 型肝炎的疫苗,也有學者建議為每頭家豬施打疫苗,同時對豬肉製品進行病毒篩檢,但因為所需成本巨大且豬隻其實也不會產生 E 型肝炎症狀,所以相關單位配合的意願不高。故最簡單也最保險的方法,還是盡量避免食用烹煮不完全的豬肉。研究人員指出豬肉製品以 71°C 加熱 20 分鐘 [註 6] 方能去除 E 型肝炎病毒的活性 (傳統巴斯德殺菌法,也就是 63°C 加熱 30 分鐘或 70°C 加熱 2 分鐘是不夠的),所以下次看到美味的豬肉煙燻製品時,不妨先適度烹飪一番再下肚吧!

參考文獻:
1. Sreenivasan MA et al. Indian J Med Res 1978; 67:197-206.
2. Teo CG. Epidemiol Infect 2012; 140:767-87.
3. Balayan MS. Clin Diagn Virol 1993; 1:1-9.
4. Ahmad I et al. Virus Res 2011; 161:47-58.
5. Dong C et al. Arch Virol 2007; 152:739-46.
6. Barnaud E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2; 78:5153-9.

本文授權轉載自:
基因領域最專業媒體團隊-基因線上GENEONLINE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作者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基因線上」的專業團隊,追蹤全球基因產業的科技發展及文獻探討,即時提供全球華人醫師、生技人員及新聞媒體,最即時的基因科技與生醫資訊。遺傳學、優生、產檢、晶片、實驗室corelab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