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 (19) 舉辦《為什麼非要創新不可》新書發表記者會,並請來工研院院長劉仲明、台灣水泥董事長辜仲允、台灣生醫材料總經理廖俊仁等共同分享微藻高值化、泡沫式人工腦膜的創新心法。
跨領域連結是創新關鍵
本日的記者會由工研院院長劉仲明親自主持。他表示工研院設立的宗旨就是要協助產業前瞻創新,扮演新技術邁項產業話的推動引擎。他說:大量的「連結(con
提及為什麼非要創新不可?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表示,要掌控核心價值才有主導權
微藻高值化點碳成金
辜成允認為找盟友相當重要,所以台泥找上工研院
台灣水泥曾苦惱於水泥廠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如何消耗,與台泥長久合作的工研院團隊看到一桶桶水泥製造過程中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若不加以利用,實在可惜。在團隊一個轉念下,工研院和台泥擴大合作,利用「碳捕獲」技術將捕獲的大量二氧化碳用來養殖雨生紅球藻,進而從藻中萃取出具抗氧化功能的蝦紅素,用於每裝產品、保健食品之中。如此一來,工研院不僅解決廠商廢棄排放問題,借此將水泥、藻類和美妝連節起來。
泡沫式人工腦膜 腦膜缺損修捕快又好
台灣生醫材料總經理廖俊仁認為「醫療產業跟其他產業比較不同,對新創公司來說,不要
台生材的「泡沫式人工腦膜」的動機,是兩年前為了解決台大醫生提出進行腦手術時常見的問題。醫生手術時需打開病人頭蓋骨並剝開腦膜,會遇到腦脊髓外流、沾粘的棘手問題,術後嘖需要使用「人工腦膜片」,由醫生在「腦洞」上縫縫補補,如果腦膜或頭蓋骨沒有固定修補好,容易產生腦脊外流或腦組織沾粘的問題,影響復原。當時某位工程師突發奇想提出:
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堪稱全球首創,使用方法簡單又有創意,可靠度也高,其反應過程都是物理變化,完全沒有化學成分,初期應用以腦膜臨床適應症為主,後續還可發展至脊椎膜及軟組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