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名40多歲中年男子,由於工作關係時常日夜顛倒,平時有抽菸、嚼檳榔、喝酒等習慣,1年多前,他發現口腔右側有米粒大小的白斑,原以為是火氣大造成嘴巴破皮,隨著時間過去,斑塊愈長愈大,甚至吃飯、說話都受到影響,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口腔癌第二期,經過手術切除,目前復原情況良好。
前期徵兆為白斑、紅斑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表示,口腔癌是指所有原發部位在口咽部的惡性腫瘤,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等部位,發生原因與嚼檳榔、抽煙、喝酒有密切關係,當口腔出現白斑、紅斑等癌前病變,最後恐惡化成口腔癌。
國內約8成6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侯勝博主任指出,檳榔子中的檳榔鹼,會造成口腔細胞癌變,是第一類致癌物,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高出一般人28倍;有嚼檳榔且有抽菸習慣者,高出89倍;而有嚼檳榔者同時有吸菸、飲酒習慣者,更高出123倍。他呼籲民眾戒除不良習慣,才能遠離癌症風險。
諮詢專家-Q&A_侯勝博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Q:口腔癌如何治療呢?
A: 口腔癌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開刀為主,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為輔。口腔癌第一、二期會開刀,三、四期大致上是開完刀再做放、化療。會有後遺症,大部分的手術多少都會有一些後遺症。
Q:術後需要注意什麼呢?
A: 術後需注意口腔清潔和衛生。在進行口腔癌治療前,可以找語言治療師諮詢復健,針對治療的方式和範圍討論日後語言治療和吞嚥治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