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畢業的6萬名博士,現在都在幹什麼?

尚未有留言

眼看能夠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手握兩所高校offer 的物理學博士孟溪,卻一瞬間覺得高校對自己沒有吸引力了;拿到某名校文科博士學位的林飛,從企業年薪20 萬的崗位辭職後,卻發現準備入職的高校放了他鴿子;27 歲博士畢業的任奇,進入國企工作後尷尬地發現自己屬於「大齡新人」……

近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博士畢業生人數比新增高校教師多兩萬人左右,這意味著約1/3 的博士畢業生沒有獲得高校教職。近年來,中國的博士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2004 年,有2.3 萬名博士畢業,那一年,博士人數首次在《中國統計年鑑》中作為單獨門類統計;2018 年,博士畢業人數突破6 萬名,同年,近10 萬人被錄取為博士生。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傳統的觀念中,博士是本學科的「看守者」,獲得了博士學位,就應以學術為業,選擇非學術職業的人往往被視為「管道的洩漏」。但這一觀念日益受到挑戰。統計年鑑顯示,近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博士畢業生人數比新增高校教師多兩萬人左右,這意味著約1/3 的博士畢業生沒有獲得高校教職。拿到了人類社會的最高學位,在學術圈外,博士何為?

學歷市場的贏家,就業市場的「萌新」

讀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單純,甚至有點兒「愣」。「當時年紀小,總覺得這輩子起碼得做一件一般人幹不了的事兒。」這個東北姑娘說。她就這樣開啟了讀博之路。至於未來找什麼工作、就業市場情況如何,她自嘲道:「以我當時的心智情況,根本不可能想到這些。」讀博期間,她跟導師交流最多的就是實驗情況。而工作打算以及就業市場的行情,則很少進入師生們的討論範疇。過了3 年多「朝八晚十」、週末單休的實驗室生活,一位博士師兄提醒她:「趕緊做簡歷,準備找工作吧!」

孟溪開啟了「找工作模式」,但她實際上無法花太多時間聯繫工作:寫發表論文和畢業論文就已經佔據了她的絕大部分精力。為了修改畢業論文,她連續一個多月熬到夜裡兩點才睡,早上醒了,抓起一件衣服套上就開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身上這件灰色套頭衫自己已連續穿了十來天。

她的導師們認為,「博士畢業理所當然去高校」。孟溪的博士師兄師姐畢業後,基本都走了這條路。孟溪原本也以為自己願意當一名大學教師,將科研作為志業。今年春天,孟溪的論文盲審和畢業答辯都很順利,有兩所高校也給她發了offer。眼看再過不久就能拿到學位證,但她突然感覺自己像是被擊垮了,眼淚會不由自主地湧出來。心理諮詢師告訴她,這是她讀博期間長期處於應激狀態所致。

前幾天,她接受家人的建議,同一所離家較近的高校簽了約。高校裡的績效考核讓她擔憂:學校明確表示不會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而且她要在入職之後才能知道具體的考核標準,但她此前已經聽過好幾起校方失信的例子了。孟溪有一個朋友在山東某高校任教,入職後才發現校方提高了考核標準。朋友向她抱怨說:「安家費沒落實多少,別的(待遇)也沒漲,倒是考核標準漲了。」

但蘭州理工大學理學院教授馬軍認為,當前博士生的就業情況仍比較樂觀。

他告訴記者:「在高校裡,除了國家提供的基本工資外,如果科研成果比較多,每年收穫的科研績效是非常可觀的,甚至是正常薪酬的10倍,沒有上限。」學科之間的差異也不容忽視。馬軍說,很多工學專業的博士可以在校外找到橫向課題,收入都非常可觀。」

與孟溪相比,林飛謀求教職的道路更為曲折。去年,林飛在某名校拿到文科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沒找到滿意的教職,便接受了某大型企業的offer—— 管理崗位,年薪20 多萬元。他工作了兩個月後,突然接到外省一所高校的入職通知。儘管企業的薪資待遇符合預期,但林飛感覺工作不夠自由,相比之下,他更嚮往高校中的工作環境。

導師勸他謹慎考慮:「當’青椒’是看不到頭的。」家人則支持他去高校,認為大學教師是份體面的工作。林飛告訴家人,教師的月收入只有在企業工作的1/3。權衡之下,林飛還是作出了決定。林飛沒有立刻辭職,那時他的畢業證已經到手,但學位證要到年底才能拿到,他希望兩證齊全之後再去辦理入職手續。

這所高校的工作人員一開始表現得通情達理,他們說可以先為林飛安排宿舍、辦理校園卡,等他拿到學位證再辦理入職手續。但下一通電話就變了味道,一名教師要求林飛立刻到校坐班,理由是所有青年教師入職第一年都要坐班。儘管家裡有些狀況,但是林飛還是匆匆辦理了辭職手續,趕到學校。

年底,林飛拿到了學位證,第二天他就按入職學校的要求去做了體檢,準備次日去報到。這時,他又接到了電話。對方告訴他不必來辦理入職手續了。林飛大驚,連忙坐高鐵趕到學校,卻被告知沒有編制:學院說因為學校不給編制,學校人事處則說學院沒來申請。

林飛打通了院領導的電話,被告知:現在已經沒有名額了。院領導承認,在林飛之後,他們又面試了其他人。林飛意識到,如果有了更合適的人選,校方會主動毀約,「學校只是損失了5000 元違約金,但是對於我們畢業生的影響就很大」。辭掉工作的那半年多,他幾乎沒有收入。

作為導師帶的最早畢業的博士生,林飛找工作的情況也很受學弟學妹關注。林飛畢業還算順利,即便如此,他參加博士畢業答辯時,也已經身無分文—— 博士延期這一年,學校停發補助,他靠在校外做些兼職養活自己。現在,林飛還在尋找教職。這一年多的波折,帶給他新的反思:「念了這麼多書,腦子也要活一點,生存能力是第一步。」

多元化就業趨勢初現

任奇在博士畢業後到某國企工作,作為一名工科博士,任奇在企業中做科研不必擔心偏離實際—— 國企中的科研工作都直接面向生產,而且可以提供一線數據作為參考,而這些數據通常不對外公佈。再者,國企資金雄厚,任奇不必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學那樣絞盡腦汁地申請課題基金—— 企業內部就可以為他提供數百萬元的研究經費。

但任奇很快便意識到了自己的短板—— 年齡。任奇本科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保送為本校的直博生。跟讀完3 年碩士再讀博的同學相比,27 歲就拿到博士學位的任奇,已有很大的年齡優勢。儘管如此,任奇進入國企工作後,還是尷尬地發現自己屬於「大齡新人」。任奇冷靜地分析了自己的處境:「如果在企業發展的話,博士只適合走技術路線,如果走行政管理路線,可能已經晚了。」

但任奇又意識到:在仿照公務員系統運轉的國企中,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圍繞行政管理權力展開。這就意味著,如果他達不到一定的行政管理職位,對於做科研也不利。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營企業成為部分博士畢業生的新選擇。在清華大學的就業重點單位榜單上,華為公司連續3 年都是「收割」清華博士最多的單位。今年5 月,華為海思發布全球攬才公告,多達31 個崗位招聘博士生。近日,華為給應屆博士畢業生開出百萬元年薪的新聞又吸引了眾多關注。

圖片來源:新聞配圖

最近兩年,前述就業重點單位榜單上還出現了騰訊、阿里巴巴等「新興勢力」。不過,上述幾家企業招聘的博士生一般限於計算機、應用數學、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等近年的熱門領域。在網絡論壇上,在公司和高校的工作之間權衡的諮詢帖也有所增加。顯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買私企的賬,有人直言:與985 高校的助理教授相比,華為公司「只是錢多一點」。

另外,還有眾多博士畢業生選擇到黨政機關工作 ——去年,福建省委組織部一舉招攬了30名清華博士畢業生,僅次於華為公司的31人。從國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不難發現博士生就業多元化的趨勢。5 年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簽三方就業的博士畢業生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國企、私企就業的比例明顯上升。

這背後是嚴峻的學術圈就業形勢:博士帽年年增加,但學術職位的數量卻相對穩定。早在數年前,博士就業問題就已在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引起重視。上述國家對博士就業情況的調查顯示:博士在傳統學術部門就業的比例均呈下降趨勢,且理工科比人文社會學科下降更為明顯。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沈文欽告訴記者,以美國為例,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博士畢業生在學術界就業的比例,從上世紀70 年代初的80% 下降到上世紀90 年代末的47%,雖然人文學科類、社會科學類的博士畢業生仍以在學術界就業為主,但比例均有所下降—— 人文學科類下降了10.7%,社會科學類下降了17.9%。

供大於求的形勢之下,「非學術職業」就成為博士畢業生主動或被動的選擇。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馬臻認識的博士生中,有人到高校當老師、有人到企業工作、有人到中學當老師。馬臻認為,這些情況都理所當然:「形勢就是這樣的,高校沒有那麼多職位,而且高校’青椒’比較苦。如果特別喜歡做學術的話,可以留在高校;如果想掙錢的話,那就可以進企業。」

馬臻認為,不同大學之間、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很大,泛泛談論「博士生就業情況」過於籠統。他說:「有的高校,學科博士點膨脹,人比較多、科研基礎又不是很好,那麼(博士畢業生)可能就有些不受待見了。」通過觀察自己的碩士生、博士生找工作的情況,馬臻發現,碩士生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實習,博士生找工作反而更簡單,只需投遞簡歷、再花少量時間面試即可。

在一些招聘者眼中,博士學位本身就有足夠的分量。馬臻的一個博士生找工作時,對方表現得非常信任這名學生:「能讀下博士學位的至少不傻,有專業能力。」馬臻認為:「機會永遠是屬於強者的。」

學術圈外,博士何為?

早在2011年,《自然》雜誌就曾連發3篇文章,矛頭直指博士過度生產現象。其中一篇文章認為:博士規模之所以迅速擴張,是受科研項目需求的驅動,而沒有充分考慮學術勞動力市場的容量。近年來,中國的博士招生規模連年擴大,去年9.55萬人被錄取為博士生,人數再創新高。博士帽多了,甚至一些並不指向學術生產的工作崗位也明確要求博士學歷。近年,有些高校招聘輔導員時要求應聘者有博士學歷,而在以往,這個崗位上主要是本科或碩士畢業生。

1979年,美國學者蘭德爾・柯林斯在《文憑社會》一書中描述了「文憑通貨膨脹」的現象,他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獲得更高的學位,工作職位對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漲船高。當越來越多的人獲得某一教育文憑或學位時,其價值也就隨之下降。」但與此同時,中國還存在一種矛盾的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卿石松提到幾個數據:企業是我國研發經費支出最多的部門,2017 年各類企業的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國總量的77.6%,但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的還不到1%。另外,中國的高校裡,除了研究型大學,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佔比其實並不高。2017 年,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僅佔24.4%。

就傳統的博士「生產」目標—— 培養學術接班人—— 來說,博士數量可能過多,但中國高校依然有較大的需求空間;如果換個角度看,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高級人才,要推動科技和產業革命,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高層次人才,當然越多越好」。他認為:如果將企業的需求考慮在內,目前的博士人才仍然不足。

在高等教育更為發達的美國,未來的輪廓初現:今年3 月,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發布報告稱,在私營部門(private sector)就業的博士畢業生佔比(42%)首次接近教育機構(43%)。這被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張恬在讀博之前,就是奔著工業界去的。面對幾份offer,她沒有太多猶豫便選定了這所位於美國東海岸的州立大學。在業界「大牛」手下工作了3 年,張恬通過學校和學院組織的講座開始接觸業界。

張恬同門的博士師兄師姐,大部分都到工業界工作,也有人到美國聯邦政府做與企業相關的科研工作。今年暑期,張恬申請到波士頓一家公司的實習崗位。她原以為,公司裡的研發工作相對簡單,博士期間多學的知識可能用不上。但她開始工作後就發現,這家公司在研發很多新產品,她面臨著許多未知。

跟張恬讀博時做的課題相比,公司裡的課題難度不大,但也有些挑戰。在這裡,她的研究能在較短時間內就看到答案,「正反饋來得很快」,這讓她覺得「自己的活兒沒白乾」。相比之下,讀博時的研究就像一個人在廣闊的沙漠裡踽踽獨行,不知還有多久才能看到綠洲,更不知道,前方究竟有沒有綠洲。

「在學校裡做實驗,需要不斷地試錯、不斷地試錯。」張恬說。而在公司裡做研究,容錯率比較低。卿石松作調研時,有企業主向他抱怨:有的博士畢業生來到企業工作後,仍然延續學術研究的思路,但企業更看重研究的效益和時效性。

卿石松認為:到企業工作,博士生需要理解商業文化和商業環境,例如更多考慮經濟效益;但在博士培養過程中,學術能力仍應是核心,此外可以注重通用能力的培養,如溝通能力、跨學科合作能力等。在英國,出現了產、學、研聯合培養博士的現象:企業若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便與擅長該領域的高校聯合培養。企業由此介入博士培養階段,博士生則帶著企業的研究課題讀博

作為宏大結構之中的個體,博士生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更早地規劃未來。作為導師,馬臻曾多次主動邀請名企HR來校做講座,為學生們講職業規範、職業倫理、應聘和麵試技巧等。

他認為:「導師在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馬臻會為他們介紹工作機會、親自寫推薦信,等等。平時,馬臻時常跟學生們「應機說法」,例如提醒他們學會從領導者的視角思考問題。短暫的企業工作經歷,讓林飛重新審視所學。在企業工作時,林飛心裡一直忐忑不安:「我學的專業,社會到底認不認可?」

他決定,就算未來去高校工作,也不能僅僅會寫論文,「否則研究的東西對社會無益」。他問自己:「要多想一想,我們能貢獻給社會什麼?自己又希望得到什麼?」林飛的結論是:「研究要接地氣,學術才有生命力。」(應受訪者要求,孟溪、林飛、任奇、張恬為化名)

文章來源:冰點周刊
封面來源:站酷海洛Plus

生物學霸

作者

生物學霸

生物學霸是中國丁香園旗下專為科研人員打造的公眾號,在這裡可以免費下載文獻、查找實驗 protocol 和優質產品、獲取實用科研乾貨、覽讀科研趣事與心得。丁香園是中國領先的醫療領域連接者以及數字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商。成立19年以來,丁香園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醫療學術論壇及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實體診所。通過專業權威的內容分享平台、豐富全面的數據積累、標準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丁香園連接醫院、醫生、科研人士、患者、生物醫藥企業和保險,覆蓋千萬大眾用戶,並擁有550 萬專業用戶,其中包含200 萬醫生用戶。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