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孕婦及家人一發現腹中胎兒疑似心臟異常,便急著把小孩拿掉。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表示,門診、臨床上,常遇到這種現象,事實上,以常見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來說,不少病童長大後照樣正常生活、結婚生子,也有人得到兩屆奧運金牌,或當職業球員,過去甚至有人成為大學聯招全國榜首。
亞大周產期醫學會 邀請重量級外賓交流
施景中醫師指出,這十年來,由於科技、檢查儀器日新月異,過去看不到的重要器官結構,現在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不過婦產科醫師在進行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時,由於專長並非小兒心臟學,因此對於一些胎兒心臟異常跡象較不熟悉,在今年12月1日至12月4日由台灣所主辦的亞洲、大洋洲周產期醫學聯盟醫學研討會(簡稱亞大周產期醫學會)中,特別邀請美國小兒心臟科學者來台進行分享、交流,就是希望可以讓婦產科醫師更知道如何透過影像學檢查判斷胎兒心臟是否異常。
給小生命一線生機! 先天性心臟病兒及時治療可與一般人無異
施景中醫師分析,胎兒心臟病盛行率約千分之九,但胎兒若有心臟病,出生後死亡率達42%,接近一半,這類先天性心臟病雖然發生率低,但死亡率卻很高,像大血管轉位、主動脈狹窄等,更是如此,如果可以透過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小孩一出生便盡快接受手術,不但存活機率大為提升,未來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順利成長、正常工作、生活。
施景中醫師語重心長地表示,不少父母將心臟異常的胎兒打掉,宣稱不希望小孩受苦,可是這位胎兒是家人、是病人,應該要多給這些小生命一點機會,大家並不會因為親人生病就急著幫親人安樂死,這道理同樣也適用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胎兒,希望民眾可以扭轉觀念,給這些孩子一線生機。(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
本文授權轉載自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