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明日之星:大腸直腸癌早期預防趨勢

尚未有留言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數據,到2015年止,大腸直腸癌連續九年為國人癌症十大排行的前三名,且國人每年因消化道疾病而就醫的統計,每十人就有七人。 此顯示國人飲食問題的嚴重性絕不容忽視,已經嚴重影響健康狀況。

檢體放入檢測平台,進行處理與分析 (3)

圖/糞便潛血檢查,將檢體放入檢測平台,進行處理與分析。(CellMax Life合度精密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偵測微量大腸癌細胞 及早追蹤治療

除了靠政府相關單位對食安作把關,民眾也須多注意自己每日飲食:多蔬果、少紅肉及人造加工食品, 且每年定期健檢的重要性也不能忘。近期國外有優秀的生技公司於台灣落廠,發展出可以偵測早期數量極為微量的大腸變異細胞,透過追蹤,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協助抑止癌腫瘤生長與轉移的效果。

此專利技術能將血液中潛藏的腸癌細胞與生物晶片上的專一性抗體接合,此晶片對於血液中其他細胞與雜質有防沾黏材質,可以達到濾篩10億細胞中找到腸癌細胞。不論為良性息肉或腸癌腫瘤,在大於直徑0.1~0.2公分(超過此大小時腫瘤必須新生血管),有些惡性癌細胞會藉由新生血管潛逃至遠端。另外由於息肉可能易因各種物理因素破裂,導致血液中易帶腫瘤細胞(不論為良性細胞或癌細胞),這些細胞就成爲循環腫瘤細胞。雖然科學進展使得這些極微量細胞在近年來能被捕獲,但是這是第一次被臨床證實能運用於早期偵測大腸病變。

CellMax Life合度精密生物科技公司創始研發團隊邵宏仁博士 介紹檢測平台處理與分析檢體過程

圖/CellMax Life合度精密生物科技公司創始研發團隊邵宏仁博士介紹檢測平台處理與分析檢體過程。

糞便潛血篩檢價格親民 有效降低直腸癌死亡人人數

過往政府有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不論靠化學法或免疫法,皆對血液中的血紅素作反應,只檢查有無「血」,故偽陽性或偽陰性的情況常發生,準確率不高,而且腫瘤大到流血經常已是後期。糞便潛血在篩檢出陽性後仍需配合腸鏡的檢查尋找腫瘤,並將其切下作顯微觀查以判定是否為癌細胞。然而腸鏡為侵入式檢查,且僅能靠醫師透過螢幕用肉眼尋找腫瘤,此時腫瘤往往已超過0.2公分大小。唯有糞便潛血檢查較為經濟,近年政府大力推廣,補助民眾自我檢測,以量制價,成果頗豐,直腸癌與肛門癌佔國人癌症死亡人口比率,各下降3.2及2.6個百分比。

根據臨床統計,腸癌的發展較其他癌症慢,通常1~3期可能發展需5~15年,故常無癥兆,在發現的時候往往都是後期。如果民眾能透過腸癌健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以一期的腸癌來說,5年存活率高達85%以上,顯示健檢的重要性。

目前所有腸癌的健檢項目中,僅此一家能作到幾項特色:

  1. 非侵入式檢測,僅須配合其他項目的採血,使用少量樣本就能達到篩檢效果。
  2. 使用專一性腸癌因子的抗原、抗體設計,能抓住腸癌細胞作診斷,準確率高達95%以上。
  3. 因取樣能達到單一細胞等級,故能診斷出0.2公分以下的腸癌,之後再配合各項檢查項目找出腫瘤位置施以治療,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目前此項技術在台大、長庚已累積有500件以上臨床案例,診察診斷的效果良好。 這項服務也已投入市場,迄今已累積2000多個檢測案例。有需要的民眾可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林詳崴 研究員

作者

Will 林詳崴 研究員

擅長生技研究發展與市場應用之專文報導,對於產業市場分析與國家政策法規擁有精闢獨特的洞察力及個人見解,致力推廣生技及醫學新知,希望能與讀者一起關心並參與生技醫療產業,共同迎接新世紀產業「生醫時代」的來臨。

Up Next

相關的 文章

X